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潭口寻仙洞·其二》
《潭口寻仙洞·其二》全文
明 / 释今无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苍莽盘纡径,阴幽石台

四山围不紧,一水划争开。

潭曲风声软,岩欹海色回。

一身经万里,难订是重来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紧(bù jǐn)的意思:不紧表示不紧张、不着急、不重要的意思。

苍莽(cāng mǎng)的意思:形容广阔辽远或者山野荒凉的景象。

风声(fēng shēng)的意思:风声指的是风吹过的声音,也比喻传言、谣言等。

海色(hǎi sè)的意思:指海洋的颜色,形容海水的颜色美丽而深邃。

盘纡(pán yū)的意思:形容曲折、迂回。

石台(shí tái)的意思:指坚固、稳定的基础或根基。

一身(yī shēn)的意思:指一个人身上具备了多种特质或才能。

阴幽(yīn yōu)的意思:阴暗而幽静。形容环境或气氛阴森而安静。

幽郁(yōu yù)的意思:形容情绪低落、忧郁、阴沉。

重来(chóng lái)的意思:重新开始,重新尝试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邃幽静的山水画卷。诗人以“苍莽盘纡径”开篇,描绘出一条蜿蜒曲折的小路,隐于茂密的山林之中,给人一种神秘而深远的感觉。接着,“阴幽郁石台”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幽暗与静谧,仿佛置身于一个远离尘嚣的世界。

“四山围不紧,一水划争开”两句,巧妙地运用对比手法,四面环山却并不显得局促,反而在山与山之间,一条溪流或小河穿插而过,为这静谧的山林增添了几分灵动与生机。这种自然界的和谐共生,让人感受到一种宁静中的力量。

“潭曲风声软,岩欹海色回”则将视角转向水面与岩石,潭水弯曲之处,微风吹过,带来柔和的声音,仿佛大自然的低语。岩石倾斜,映射出海水的颜色,又在视觉上形成了一种流动的美感,展现了自然界的色彩与光影之美。

最后,“一身经万里,难订是重来”表达了诗人对探寻未知世界的渴望与感慨。在经历了万里的旅程后,面对眼前的景象,不禁思考是否能再次回到这里,或许是对美好记忆的留恋,或是对未来探索的期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充满诗意的山水图景,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壮丽与和谐,也蕴含了诗人对人生旅途的感悟与思考。

作者介绍

释今无
朝代:明

今无(一六三三—一六八一),字阿字。番禺人。本万氏子,年十六,参雷峰函是,得度。十七受坛经,至参明上座因缘,闻猫声,大彻宗旨。监栖贤院务,备诸苦行,得遍阅内外典。十九随函是入庐山,中途寒疾垂死,梦神人导之出世,以钝辞,神授药粒,觉乃苏,自此思如泉涌,通三教,年二十二奉师命只身走沈阳,谒师叔函可,相与唱酬,可亟称之。清圣祖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请藏入北,过山东,闻变,驻锡萧府。十四年回海幢。今无为函是第一法嗣。著有《光宣台全集》。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猜你喜欢

病起作·其四

伏枕已多时,春光总未知。

儿欢梅结子,女喜柳垂丝。

杖好扶须力,冠轻戴莫移。

郊行殊未可,两失野人期。

(0)

癸酉秋怀·其六

夜夜精魂接,音容在梦中。

照愁无白日,吹老有悲风。

地下身应佚,人间路已穷。

霜华满青草,肯放白头翁。

(0)

复上韶阳述怀呈使君·其四

不出非慈孝,晨昏且暂违。

负多千里米,餐少一人薇。

知己惟廉吏,无颜是褐衣。

晏婴鞭可执,忻慕似君稀。

(0)

自胥江上峡至韶阳作·其二十二

壁垒馀麻寨,浛洸战迹多。

灵旗长肃肃,古庙每峨峨。

破贼当高峡,追雠到浊河。

丰碑从宋代,终古镇风波。

(0)

自胥江上峡至韶阳作·其十一

滟滪堆无数,春行值水深。

帆惊飞石过,窗苦湿云侵。

萤外依渔火,鸯边梦锦衾。

戍夫催泊早,乌鹊未归林。

(0)

菊残·其二

炎方梅易发,争暖不宜寒。

独有黄花晚,偏当大雪残。

东篱无此种,靖节不曾看。

岁暮英方落,依依向药栏。

(0)
诗词分类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沧桑
诗人
陆羽 陆希声 刘邦 卢谌 顾允成 马怀素 刘三吾 李天馥 杨云翼 乔吉 萧观音 伍乔 窦光鼐 桓温 薛莹 虞羲 雍裕之 冯班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