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饭 僧 唐 /李 群 玉 好 读 天 竺 书 ,为 寻 无 生 理 。焚 香 面 金 偈 ,一 室 唯 巾 水 。交 信 方 外 言 ,二 三 空 门 子 。峻 范 照 秋 霜 ,高 标 掩 僧 史 。清 晨 洁 蔬 茗 ,延 请 良 有 以 。一 落 喧 哗 竞 ,栖 心 愿 依 止 。奔 曦 入 半 百 ,冉 冉 颓 濛 汜 。云 泛 名 利 心 ,风 轻 是 非 齿 。向 为 情 爱 缚 ,未 尽 金 仙 旨 。以 静 制 猿 心 ,将 虞 瞥 然 起 。纶 巾 与 藜 杖 ,此 意 真 已 矣 。他 日 云 壑 间 ,来 寻 幽 居 士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半百(bàn bǎi)的意思:指五十岁左右的年龄。
二三(èr sān)的意思:指年龄较小的人,也可指年龄在二十至三十岁之间的人。
方外(fāng wài)的意思:方外指的是离开尘世纷扰的世外桃源,也可以表示远离俗世,追求自由自在的生活。
焚香(fén xiāng)的意思:燃烧香烟以表示敬意或祈祷
高标(gāo biāo)的意思:高度标准或要求
居士(jū shì)的意思:指居住在寺庙或道观里的人,也可泛指在家修行的人。
金仙(jīn xiān)的意思:金仙是指修炼成仙的人,也可用来形容人的品德高尚、才华出众。
金偈(jīn jì)的意思:形容言辞华丽、辞藻华美。
空门(kōng mén)的意思:空门是指佛门的门户,也泛指佛教。
藜杖(lí zhàng)的意思:指用草木做成的拐杖,比喻贫穷。
利心(lì xīn)的意思:指人心机深沉,善于利用别人的弱点或短处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纶巾(guān jīn)的意思:纶巾是指用纶丝做成的头巾,比喻聪明才智出众的人。
门子(mén zǐ)的意思:指门徒、弟子,也泛指某一门派的学生或信徒。
名利(míng lì)的意思:指名声和利益。名利是指人们追求的声誉和财富,常用来表示人们对名望和利益的追求和渴望。
瞥然(piē rán)的意思:突然看到,一瞬间看清楚。
栖心(qī xīn)的意思:指一个人或动物找到了一个安身立命的地方,心灵得到安定和满足。
情爱(qíng ài)的意思:指人们之间的感情和爱情。
清晨(qīng chén)的意思:指早晨的时刻。
秋霜(qiū shuāng)的意思:指秋天的霜冻,比喻残酷的斗争或严酷的考验。
冉冉(rǎn rǎn)的意思:指事物缓慢而持续地生长或变化的样子。
三空(sān kōng)的意思:指事物或情况出现了空白、缺失或不完整的状态。
僧史(sēng shǐ)的意思:指僧人的历史或僧人的事迹。
生理(shēng lǐ)的意思:指人体的生命机能和生物学特性。
是非(shì fēi)的意思:指对是与非的辨别,也可指是非曲直、对错。
他日(tā rì)的意思:指将来的日子,将来的某一天。
天竺(tiān zhú)的意思:指印度,也用来形容远方或外国。
外言(wài yán)的意思:指对外国语言的学习和使用。
为情(wéi qíng)的意思:为了情感而做某事,出于情感而行动。
无生(wú shēng)的意思:指没有出生或没有生命,也可指没有生活情趣或没有生气。
心愿(xīn yuàn)的意思:心愿指的是内心深处的愿望或期望。
喧哗(xuān huá)的意思:喧闹吵嚷,声音大而刺耳。
寻幽(xún yōu)的意思:寻找幽静、幽深的地方或事物。
延请(yán qǐng)的意思:延请指的是延长请客人或者请某人的时间。
依止(yī zhǐ)的意思:依靠、依赖、寄托
已矣(yǐ yǐ)的意思:已经结束或已经完了
一落(yī luò)的意思:形容落差极大,从高处落下来
幽居(yōu jū)的意思:指安静、清幽的居住环境,也可引申为远离尘嚣、隐居山林的生活方式。
有以(yǒu yǐ)的意思:有足够的理由或依据
猿心(yuán xīn)的意思:指野心勃勃、心怀不轨之意。
云壑(yún hè)的意思:指山势高峻,峰峦重叠,宛如云海和深峡相交的地方。也比喻事物的高远和壮丽。
竺书(zhú shū)的意思:指书写得非常工整、规范的文字。
空门子(kōng mén zǐ)的意思:指没有任何门路或机会,一无所获的状态。
无生理(wú shēng lǐ)的意思:没有生理反应或情感激动
- 注释
- 天竺:古代印度。
无生理:超脱生死。
焚香:点燃香火。
金偈:金色的教诲。
巾水:毛巾和清水。
空门子:僧侣。
峻范:威严。
高标:高尚品格。
洁蔬茗:洁净的蔬菜和茶。
良有以:深意。
栖心:内心。
依止:栖息。
奔曦:阳光。
颓濛汜:模糊。
云汎:名利之心浮动。
是非齿:是非之语。
情爱缚:情感束缚。
金仙旨:金仙的教义。
猿心:猴性比喻人心浮动。
瞥然起:被触动。
纶巾:古代文士的头巾。
藜杖:藜草做的拐杖。
幽居士:隐居的高人。
- 翻译
- 喜欢阅读印度的经书,只为寻求超脱生死的法理。
点燃香火面对金色的教诲,整间房只有毛巾和清水。
与出家人交流佛门之言,结交了少数几位僧侣。
他们的威严如同秋霜般明亮,高尚的品格超越了僧侣的历史记载。
清晨准备洁净的蔬菜和茶,邀请他们是有深意的。
一旦落入世俗的喧嚣竞争,我只希望能安静地栖息。
五十岁的年纪,阳光渐渐洒满,生活逐渐模糊。
名利之心如浮云,是非之语在风中轻飘。
过去被情感所束缚,未能完全领悟金仙的教义。
用静心抑制内心的猴性,稍有不慎就会被触动。
头戴纶巾手持藜杖,这种心境已经达到了极致。
将来有一天,我会在山林深处寻找那位隐居的高人。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修道者在深山中静心修炼的场景。开篇“好读天竺书,为寻无生理”表明诗人热爱阅读道家经典,追求长生不老之道。接着,“焚香面金偈,一室唯巾水”写出了诗人在一间简陋的屋子里焚香修炼,只有清冷的水声伴随。
“交信方外言,二三空门子”则描绘了与世隔绝,只有偶尔的鸟鸣声打破寂静。诗人通过“峻范照秋霜,高标掩僧史”强调了自己的隐居生活,如同深山古寺中僧侣一样。
“清晨洁蔬茗,延请良有以”表明诗人的日常生活极为简单,唯一的享受是清晨品尝野菜煮成的淡茶。紧接着,“一落喧哗竞,栖心愿依止”写出了外界纷扰复杂的声音与内心的宁静对比。
“奔曦入半百,冉冉颓濛汜”形容了时间流逝和光阴变化,而“云汎名利心,风轻是非齿”则透露了诗人对于世俗功名利禄的淡泊态度。
“向为情爱缚,未尽金仙旨”表达了诗人对尘世情感和道家修炼之间的矛盾,而“以静制猿心,将虞瞥然起”则显示了他通过内在的平静来控制自己的杂念。
最后,“纶巾与藜杖,此意真已矣。他日云壑间,来寻幽居士。”诗人用“纶巾与藜杖”象征自己隐居的决心,并预示着未来将继续在云雾缭绕的山谷中寻找那些同样追求静修生活的人。
这首诗通过对比和对待,展现了诗人对于世俗与出世之间选择的坚定态度,以及对于道家修炼之路的执着追求。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别澎湖十六韵
行年将六十,三仕到澎阳。
海国东南峤,星经牛女乡。
天悬青共远,水接碧同长。
飓发疑雷吼,沙飞似雾茫。
有时奔万马,无计卧双樯。
风景虽多别,民情却甚良。
勤耕蓣作饭,俭用布为裳。
麦稻还须籴,豆麻尚可粮。
黍黄村火密,草绿讼庭荒。
柴户何尝闭,蒲鞭不用扬。
官閒惟啸月,民乐可烹羊。
窃禄亦云久,留名敢谓芳。
光阴飞石火,花甲变星霜。
将别还延伫,思归欲束装。
群黎虽祖饯,一苇早轻杭。
暂息鹭州地,追怀赋短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