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和 赵 大 夫 鹿 鸣 宴 集 宋 /陈 师 道 赵 侯 诗 律 近 风 骚 ,雅 意 推 贤 答 圣 朝 。鸿 雁 著 行 过 渭 水 ,凤 凰 览 德 下 虞 韶 。三 千 著 籍 今 为 盛 ,九 万 论 程 不 作 遥 。不 读 世 书 谈 世 事 ,卧 看 君 自 致 青 霄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作(bù zuò)的意思:不做,不从事某种行为或活动
凤凰(fèng huáng)的意思:凤凰是古代神话中的一种神鸟,象征着吉祥、美好和重生。在成语中,凤凰常常用来形容人或事物的崛起和重生。
风骚(fēng sāo)的意思:指某人在言谈举止中表现出的优雅、风度翩翩的气质和风采。
鸿雁(hóng yàn)的意思:比喻亲友离别或相思之情。
青霄(qīng xiāo)的意思:指高空中的蓝天白云,也可指高远的天空。
三千(sān qiān)的意思:形容非常多,数量巨大。
圣朝(shèng cháo)的意思:指盛世,尤指指一个国家或朝代的治理繁荣昌盛。
诗律(shī lǜ)的意思:指诗歌的规律、法则。
世事(shì shì)的意思:指世间的事情、事物。
推贤(tuī xián)的意思:推举贤能的人担任重要职务
雅意(yǎ yì)的意思:指文雅、高尚的情趣和意境。
虞韶(yú sháo)的意思:指对人民的忧虑和关心。
自致(zì zhì)的意思:自己努力奋斗,依靠自己实现目标。
- 注释
- 赵侯:指赵姓的侯爵。
风骚:《诗经》中的《国风》和《楚辞》的合称,代指文学经典。
推贤:推崇贤能之人。
圣朝:指政治清明、道德高尚的时代。
鸿雁:古代常用来比喻信使或有德之人。
渭水:古代中国的重要河流,此处可能象征朝廷或重要地区。
凤凰:古代传说中的神鸟,象征吉祥和美德。
虞韶:古代音乐名,此处可能象征美好的文化氛围。
著籍:列入名册,指被认可或有名望。
九万论程:形容讨论内容丰富,涉及广泛。
遥:遥远,这里指距离不再遥远。
世书:世俗的书籍。
世事:指社会上的各种事情。
致青霄:达到青天,比喻事业或地位高升。
- 翻译
- 赵侯的诗歌格律接近于《风》《骚》这样的经典,他高尚的意旨是为了推崇贤能回应圣明的时代。
大雁有序地飞过渭水,象征凤凰因欣赏美德而降临虞韶之地。
如今,三千人列入名册成为盛事,九万卷的讨论也不再遥远。
赵侯不需阅读世俗的书籍也能谈论世间之事,他静观其成,相信你终将翱翔直上青天。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师道的作品《和赵大夫鹿鸣宴集》,通过对赵侯诗歌的赞美,展现了赵侯的文才与高尚品格。首句"赵侯诗律近风骚",赞扬了赵侯的诗歌技艺接近于古代文学巨匠屈原和司马相如的风骚风格。接着的"雅意推贤答圣朝",表达了赵侯以文才回应朝廷的期待,显示出他的谦逊和对国家的忠诚。
"鸿雁著行过渭水,凤凰览德下虞韶",运用典故,比喻赵侯的品行如同鸿雁有序,美德如凤凰般高洁,连古老的音乐都为之倾倒。"三千著籍今为盛,九万论程不作遥",进一步称赞赵侯学识渊博,文章论述深邃,无人能及。
最后两句"不读世书谈世事,卧看君自致青霄",既是对赵侯才华的肯定,也是对他未来成就的期许,暗示他无需世俗学问也能洞察世事,只需静观其变,自然会达到高位。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赞美赵侯的诗才和品德为主线,寓言巧妙,语言典雅,充分体现了陈师道的诗歌风格。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满江红.咏全溪清隐
拣好溪山,容我住、有幽禽调曲。
缚数椽、低低茅舍,也胜华屋。
镇日柴门无俗客,一渠流水铿金玉。
任苔痕、草色带朝烟,侵阶绿。篱边种,陶潜菊。
窗前植,王猷竹。乐有余、坦率频忘荣辱。
吾爱吾庐真得趣,男婚女嫁情缘足。
总明朝、风雨及阴晴,眠初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