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晓枕二首·其二》
《晓枕二首·其二》全文
宋 / 陈造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鱼]韵

铜丸惊破将军梦,银箭催登朝士车。

老朽布衾酣晓暖,晨乌夜鹤莫愁予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布衾(bù qīn)的意思:指用布做的被褥或被子。

朝士(cháo shì)的意思:指朝廷中的官员或士人。

晨乌(chén wū)的意思:指早晨天色微亮时的乌鸦,比喻事物刚开始发展或刚出现的迹象。

愁予(chóu yǔ)的意思:愁予是一个表示担忧、忧虑的成语,意思是担忧自己的事情。

登朝(dēng cháo)的意思:指君主或高官上朝,也可指升迁到高位。

将军(jiāng jūn)的意思:指军队中的高级指挥官,也可用来形容勇敢、有能力的领导者。

惊破(jīng pò)的意思:形容非常惊讶或震惊。

老朽(lǎo xiǔ)的意思:指年老衰弱、失去活力和精神的状态。

莫愁(mò chóu)的意思:不必担忧、不必忧愁

铜丸(tóng wán)的意思:指能力低下、无能为力。

翻译
铜丸的声响惊醒了将军的好梦,银色的箭矢催促着朝臣们上车赶路。
我这老朽只愿在破旧的被窝中享受早晨的温暖,清晨的乌鸦和夜晚的仙鹤,不必为我忧虑。
注释
铜丸:古代的一种小型金属弹丸,此处可能象征紧急军情或闹钟声。
将军梦:指将军的梦境,可能暗指军事或政治上的忧虑。
银箭:比喻快速的命令或时间紧迫的信号。
朝士车:朝廷官员的马车,表示忙碌的官场生活。
老朽:自谦之词,指诗人自己年老体衰。
布衾:粗布被子,形容生活简朴。
酣晓暖:尽情享受早晨的温暖,表达对平静生活的向往。
晨乌夜鹤:乌鸦和鹤,象征昼夜交替,也暗示诗人超脱物外的心态。
莫愁予:不要为我忧虑,诗人自我宽慰,表示不为外界所扰。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将军在清晨被铜丸声惊醒,意识到新的一天已经开始,需要匆忙准备上朝的情景。"铜丸惊破将军梦"形象地写出铜制的报时器(如铜丸击鼓)打破了宁静的夜晚,显示出时间的紧迫。"银箭催登朝士车"进一步强调了这种紧迫感,将时间比喻为飞逝的银箭,催促官员们赶紧上车前往朝廷。

诗中主人公是一位老者,尽管年事已高,但仍然能感受到布衾带来的晓色温暖,这体现了他的生活情趣和对生活的满足。他以"晨乌夜鹤莫愁予"作结,寓意自己不畏岁月流逝,心境如早晨的乌鸦和夜晚的仙鹤般淡然,不因时光荏苒而忧虑。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日常细节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独特感受,既有对官场生活的写照,也有对个人心境的抒发,语言简洁,意境深远。

作者介绍
陈造

陈造
朝代:宋

陈造(1133年~1203年)字唐卿,高邮(今属江苏)人。生于宋高宗绍兴三年,孝宗淳熙二年(1175年)进士,以词赋闻名艺苑,撰《芹宫讲古》,阐明经义,人称“淮南夫子”。范成大见其诗文谓“使遇欧、苏,盛名当不在少游下。”尤袤、罗点得其骚词、杂著,爱之手不释卷。郑兴裔荐其“问学闳深,艺文优赡”。调太平州繁昌尉,改平江府教授,寻知明州定海县,通判房州权知州事。房州秩满,为浙西路安抚司参议,改淮南西路安抚司参议。自以转辗州县幕僚,无补於世,置江湖乃宜,遂自号江湖长翁。宁宗嘉泰三年卒,年七十一。
猜你喜欢

芹泉驿岩间佛龛

层岩龛佛倚高寒,下有洪流百尺滩。

绝似嘉陵好山水,徘徊真作故乡看。

(0)

赠黄秋岳·其一

薛客只弹铗,齐门多滥竽。

女贫怜作嫁,世乱耻为儒。

苦李全生未,蟠桃著子无。

由来广武叹,满目是穷途。

(0)

送子易赴奉天

行李知君指奉天,别离情绪看霜颠。

不妨玄德嗤田舍,却是泉明解醉眠。

人世本无回日驭,神山可有顺风船。

玉台旧事何堪忆,梦断香销二十年。

(0)

节庵闻余至沪自焦山来会出示乞病纪恩诗次韵为赠

冠盖如云苦爱身,露章独有外台人。

老餐山气颜逾泽,閒听江声世又新。

脱屣一官殊磊落,巾车四海几交亲?

粤华梦冷京尘远,廿载相逢两幸民。

(0)

俶玉以丹午所寄莆荔三百分饷赋谢因讯特舟直州

眼明蔡谱稔莆风,筠笼初开见老红。

香味不愁三日变,飘摇谁信二州同?

载醪一骑系何厚,报玖盈筐亦已丰。

便乞斜川讯坡老,可持闽产较涪戎?

(0)

沧趣楼杂诗·其十

海滨不知冬,冰雪所罕到。

岁华殿者梅,冷暖有特操。

绕池十数本,挺干颇兀傲。

今腊忽怒开,红白先后报。

蜜蜂惯趁暄,亭午纷取闹。

此心委幽独,将底餍汝好?

妇话斜街春,漫持较花窖。

(0)
诗词分类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沧桑 庐山 美食
诗人
蔡寿祺 常衮 李璆 陈琳 徐干 汤惠休 倪思 汪洙 王季友 谢谔 完颜璟 杨玉环 杨凝式 陆九韶 李联琇 何承天 杨孚 徐安贞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