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杂咏·其十一》
《杂咏·其十一》全文
明 / 伍瑞隆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流水多情去复来,绕篱穿槛到琴台

先生昨夜垂竿去,万朵莲花上开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垂竿(chuí gān)的意思:指挂起竿子,等待钓鱼,比喻等待时机或等待机会的到来。

多情(duō qíng)的意思:形容人感情丰富,多愁善感,容易动情。

莲花(lián huā)的意思:比喻人的品质高尚,如莲花一般纯洁无瑕。

流水(liú shuǐ)的意思:形容水流不断、源源不绝的样子,也用来比喻事物连续不断、不停地发生。

琴台(qín tái)的意思:琴台是指古代宫廷中用来演奏音乐的地方,也指古代文人雅士聚会的地方。成语“琴台遗音”比喻过去的事物或文化遗迹。

上开(shàng kāi)的意思:指事物逐渐显露或发展出来。

先生(xiān shēng)的意思:先生一词可以指代男性,也可以指代受过教育、有地位的人。在古代,先生一词常常用来尊称有学问、有才干的人。

掌上(zhǎng shàng)的意思:掌上指的是手掌上面,形容事物非常小、轻巧或容易掌握。

昨夜(zuó yè)的意思:指过去的夜晚,通常用来表示过去的事情或经历。

鉴赏

这首诗以流水为引线,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与人文交融的画面。首句“流水多情去复来”,赋予了流水以情感,仿佛它有着自己的故事和情感,不断地在不同的地方流过,充满了生命的活力。接着,“绕篱穿槛到琴台”,进一步展现了流水的灵动,它穿梭于篱笆之间,穿过栏杆,最终抵达琴台,这一过程充满了诗意,仿佛是自然与艺术的对话。

“先生昨夜垂竿去”中的“先生”指的是隐居或热爱自然的文人雅士,他们往往与自然和谐共处,追求心灵的宁静与自由。这里的“垂竿”不仅指实际的钓鱼行为,更象征着文人对自然的亲近和内心的寄托。夜晚垂竿,更添了几分静谧与神秘,仿佛是与世隔绝的隐逸生活。

最后一句“万朵莲花掌上开”,将画面推向高潮。莲花,自古以来就被赋予了高洁、清雅的象征意义,常被用来比喻君子之德。在这里,莲花在“掌上开”,既是对文人雅士内心世界的美好描绘,也是对他们高尚品格的赞颂。整个画面充满了禅意和超脱世俗的意味,让人感受到一种超越物质世界的纯净与美好。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流水、篱笆、琴台、垂竿、莲花等元素,构建了一个充满诗意与哲思的世界,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高尚人格的赞美。

作者介绍

伍瑞隆
朝代:明

伍瑞隆(一五八五 — 一六六六),字国开,号铁山,晚号鸠艾山人。香山(今中山)人。弱冠补弟子员。明熹宗天启元年(一六二一)解元。明思宗崇祯十年(一六三七)副榜。初授化州教谕,修《高州府志》,以信史称,擢翰林院待诏,迁户部主事,再迁员外郎,管仓场。十五年,任河南大梁兵巡道,旋署藩臬两司。谢病归。南明绍武帝立,拜太仆寺正卿。明亡,隐居邑之鸠艾山中。卒年八十二。善诗书画,有《临云集》、《辟尘集》、《少城别业近草》、《鸠艾山人赋》等。清康熙《香山县志》卷七、清乾隆《香山县志》卷六有传。
猜你喜欢

舟过桐庐三首·其二

近县人人喜,来船岸岸移。

偶因小泊处,恰是早餐时。

唤仆答相乱,看山寒不知。

横洲犹半在,今岁水生迟。

(0)

刘公佐亲家奉议挽词二首·其一

已病身犹健,云瘳讣却闻。

告存非不寿,有子更能文。

嗟我何多难,丧亲又哭君。

两家两翁好,作么并丘坟。

(0)

再过常州

淮浦回春舫,荆溪又早炊。

向来迎客处,还似迓侬时。

父老今馀几,山川别后奇。

旧游休再至,再至只成悲。

(0)

见潭帅刘恭父舍人二首·其一

云雾开衡岳,波涛息洞庭。

是邦谁岳牧,西掖一文星。

有眼难人物,斯人尚典刑。

如何闲处著,不遣肃朝廷。

(0)

霜夜无睡闻画角孤雁二首·其二

梅边玉琯月边横,吹落银河与晓星。

城里万家都睡著,孤鸿叫我起来听。

(0)

薄晚绝句二首·其一

春气吹人不作醒,病身感物底心情。

斜阳也不藏人老,偏照霜髭一两茎。

(0)
诗词分类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诗人
杜充 曹仁虎 张潮 席豫 陆贽 卢熊 王琚 顾众 司马承祯 许稷 何焯 谢混 鸠罗摩什 可朋 金俊明 陈文述 贺兰进明 虞仲文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