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州将和丁内翰寄题延州龙图新开柳湖五阕·其二》
《州将和丁内翰寄题延州龙图新开柳湖五阕·其二》全文
宋 / 宋祁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侵]韵

驻春旟玩碧浔波光杳杳树阴阴。

便将塞下风沙意,回作江南水心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碧浔(bì xún)的意思:指人的仪表美丽而清新。

波光(bō guāng)的意思:指水面上的光泽,也比喻美好的景色。

风沙(fēng shā)的意思:比喻世事变幻无常,充满风险和不确定性。

江南(jiāng nán)的意思:江南是指中国南方的江苏、浙江一带,也用来形容美丽的南方风景。在成语中,江南多指江苏、浙江一带的地域。

塞下(sāi xià)的意思:指边远贫穷的地方。

树阴(shù yīn)的意思:指树木的阴凉处。

水心(shuǐ xīn)的意思:形容人心灵善良、充满爱心。

下风(xià fēng)的意思:处于劣势,不占上风。

烟水(yān shuǐ)的意思:指炊烟和河水,也泛指人烟稠密的地方。

杳杳(yǎo yǎo)的意思:形容远离、遥远。

阴阴(yīn yīn)的意思:形容阴暗、阴森、阴沉的样子。

驻春(zhù chūn)的意思:停留在春天,形容日子过得快乐、舒适。

翻译
悠闲地停下春日的旌旗,在碧绿的水边游玩,波光粼粼,树影婆娑。
将边塞的风沙之感,转化为江南水乡的宁静心情。
注释
春旟:春天的旗帜,代指游春的队伍。
碧浔:清澈的水边。
塞下:边塞。
风沙意:边塞特有的风尘与艰辛。
江南烟水:江南的水乡景色,象征宁静和优美。
烟水心:江南烟水般的宁静心情。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词人宋祁的作品,名为《寄题延州龙图新开柳湖五阕(其二)》。从诗中可以感受到作者在春日闲适之时,游玩于碧绿的江浔之上,享受着波光粼粼、树影婆娑的美丽景色。在这样的环境氛围下,作者将边塞的风沙意境转化为江南烟水般的柔情心绪。

诗中“閒驻春旟玩碧浔”一句,描绘出作者在春日悠闲地停留于清澈的江水之滨,享受着自然之美。“波光杳杳树阴阴”则进一步渲染了景色的柔和与深邃,通过对波光与树影的细腻描写,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生动的氛围。

接着,“便将塞下风沙意,回作江南烟水心”两句,则表达了作者将内心所蕴含的边塞粗犷之情,转化为对江南细雨柔情的向往。这里的“塞下风沙意”,指的是边疆的荒凉与豪放,而“江南烟水心”,则是对水乡的温婉与细腻的追求。这一转换,不仅体现了作者情感上的多样性,也反映出诗人对于自然美景的深刻感悟和艺术再创造。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春日江浔景色的描绘,以及内心情感的流露,展现了一种超越时空、融合自我与自然的境界,充分展示了宋代词人在抒发胸臆和捕捉意象上的高超艺术造诣。

作者介绍
宋祁

宋祁
朝代:宋   字:子京   籍贯:安州安陆(今湖北安陆)   生辰:998~1061

宋祁(公元998年—公元1061年),字子京,小字选郎。祖籍安州安陆(今湖北省安陆市),高祖父宋绅徙居开封府雍丘县,遂为雍丘(今河南商丘民权县)人。北宋官员,著名文学家、史学家、词人。司空宋庠之弟,宋祁与兄长宋庠并有文名,时称“二宋”。诗词语言工丽,因《玉楼春》词中有“红杏枝头春意闹”句,世称“红杏尚书”。范镇为其撰神道碑。天圣二年进士,宋祁初任复州军事推官,经皇帝召试,授直史馆。
猜你喜欢

奉和汉祖庙下之作

古庙风烟积,春城车骑过。

方修汉祖祀,更使沛童歌。

寝帐巢禽出,香烟水雾和。

神心降福处,应在故乡多。

(0)

终南精舍月中闻磬

精庐残夜景,天宇灭埃氛。

幽磬此时击,馀音几处闻。

随风树杪去,支策月中分。

断绝如残漏,凄清不隔云。

羁人方罢梦,独雁忽迷群。

响尽河汉落,千山空纠纷。

(0)

题思禅寺上方

溪口闻法鼓,停桡登翠屏。

攀云到金界,合掌开禅扃。

郁律众山抱,空濛花雨零。

老僧指香楼,云是不死庭。

眇眇于越路,茫茫春草青。

远山喷百谷,缭绕驰东溟。

目极道何在,境照心亦冥。

騞然诸根空,破结如破瓶。

下视三界狭,但闻五浊腥。

山中有良药,吾欲隳天形。

(0)

折杨柳七首·其三

玉楼烟薄不胜芳,金屋寒轻翠带长。

公子骅骝往何处,绿阴堪系紫游缰。

(0)

宫怨二首·其二

长门槐柳半萧疏,玉辇沈思恨有馀。

红泪旋销倾国态,黄金谁为达相如。

(0)

昭君怨

马上徒劳别恨深,总缘如玉不输金。

已知贱妾无归日,空荷君王有悔心。

(0)
诗词分类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诗人
黄宽 储大文 梁鸿 李璮 怀素 黄颇 戴敦元 刘旦 马文升 奚贾 淮上女 杨适 周兴嗣 顾鼎臣 项圣谟 上官均 李遵勖 徐昌图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