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摇愁玉坠,枝动惜珠乾。
凝空流欲遍,润物净宜看。
莫厌窥临倦,将晞聚更难。
白露(bái lù)的意思:指秋季时节,露水开始凝结成白色霜。
滴沥(dī lì)的意思:形容水滴落下的声音。
气冷(qì lěng)的意思:形容气温非常低,寒冷刺骨。
清光(qīng guāng)的意思:指光亮、明亮
秋晚(qiū wǎn)的意思:秋天的晚上
润物(rùn wù)的意思:润物指的是滋润事物,使其更加美好和生机勃勃。
素彩(sù cǎi)的意思:指某人或某物的色彩朴素而美丽。
萧疏(xiāo shū)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稀疏、冷落、荒凉。
夜阑(yè lán)的意思:夜晚深沉,天色已经完全黑暗。
荧煌(yíng huáng)的意思:形容光亮明亮耀眼。
月白(yuè bái)的意思:形容月光洒在地面上,犹如白色的光线。
此诗描绘了一幅深秋月夜之景,诗人借由梧桐叶上的寒露来表达了对时间流逝和季节更迭的感慨。首句“萧疏桐叶上,月白露初团”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梧桐叶间缀满了如珍珠般的露水,与明亮的月色交相辉映。
接下来的“滴沥清光满,荧煌素彩寒”则进一步渲染了夜的宁静与露水的晶莹。这里,“滴沥清光满”表达了露珠在月光下的光泽感,而“荧煌素彩寒”则强调了这种美景中蕴含的凉意和纯净。
诗人随后转向了对自然之声的描写:“风摇愁玉坠,枝动惜珠乾”,借用“愁玉”、“惜珠”的比喻,表达了对这些易逝的美好不舍的哀愁。这里,“风摇”和“枝动”都传递出一种细微而又悄然的动静之感。
接着,“气冷疑秋晚,声微觉夜阑”则让人感觉到季节更替带来的凉意,以及深夜中的寂静与孤独。诗人的内心情感在这里得到了外化,通过对环境的观察来映射出自己的心境。
“凝空流欲遍,润物净宜看”一句,既描绘了露水即将滴落的生动场景,也表达了诗人希望把这种美好保存下来,以便更细致地去欣赏和领悟。
末尾两句“莫厌窥临倦, 将晞聚更难”则流露出一种对时间易逝、光阴似箭的无奈,以及对于捕捉瞬间之美的渴望。诗人在这里似乎在叮咛自己,也是在劝诫读者,不要错过任何一个能够观赏和感受自然之美的机会。
这首诗通过对月夜梧桐叶上寒露景象的细腻刻画,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切体会,以及对于时间流逝和生命易逝的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