暝色千村静,遥峰带浅霞。
疏鼓闻更远,昏灯见字斜。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乡村傍晚景象。开篇“暝色千村静,遥峰带浅霞”两句,以“暝色”指日落时分的昏暗光线,渲染出一种平和、安详的氛围。千村皆处于这宁静之中,而远处的山峰则被晚霞轻抚,显得柔和而温馨。
接着,“荷锄归别墅,乞火到邻家”两句,则是诗人从田间收工回家的情景。荷锄即农具,归别墅意味着工作了一天后回到自己的小屋里去。而“乞火到邻家”则表明诗人要向邻居借火,这不仅显示了乡村生活中的互助精神,也映照出诗人日常生活的简单和纯朴。
下两句,“疏鼓闻更远,昏灯见字斜”,通过对远处寺庙中散发的鼓声和家中昏黄灯光下的书籍字迹的描写,增添了一种超脱世俗、专注内心世界的情怀。诗人似乎在晚上安静的时刻,借助这些声音和光线,寻找一种精神上的寄托。
最后,“小轩风露冷,自起灌兰花”则描绘了夜深人静之际,微风带来的凉意,以及诗人独自起来浇灌兰花的情景。这里的“小轩”指的是轻微的风声,“风露冷”表现了夜晚的凉爽,而“自起灌兰花”则表明诗人对生活细节的关注和热爱,以及他对自然美好的珍视。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乡村傍晚景色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宁静生活的向往和热爱,以及他内心世界的丰富与深邃。
世间有一乐,富贵非所论。
纷华及盛丽,宁复过大伦。
椿萱秀迟暮,棠棣明阳春。
熙台净无滓,盎然和气臻。
此事众所慕,欲求渺无因。
美哉徐氏子,独尔钟其门。
鹤发被台背,高堂具二亲。
丹桂联清芳,籍籍难弟昆。
春酒介眉寿,埙篪奏南薰。
怡然大块中,煦煦全天真。
我家在金华,居近赤松侧。
赤松有山人,云是蓬壶客。
服食惟紫霞,叱咤起白石。
至今千载下,在在存遗迹。
春暮桃源深,天空海云碧。
几欲叩其门,奈此尘凡隔。
飘飖紫阳生,灵台湛虚寂。
弹指惊鬼神,妙用麾霹雳。
沧洲与赤城,乘鸾恣游适。
真侣会因逢,烦君致吾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