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崦忆招提,幽寻日未西。
卜邻吾欲老,毋惜伴扶藜。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诗人送别两位僧侣返回吴地的情景,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僧侣生活的向往。首句“东崦忆招提,幽寻日未西”中,“东崦”指的是东方的山岭,“招提”是梵语,意为僧舍或寺院,这里指僧侣们居住的地方。诗人回忆着在山岭中寻找寺院的景象,时间尚早,夕阳未落,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悠远的氛围。
接着,“过山随虎迹,倚石待猿啼”两句,生动地展现了诗人跟随山间野兽足迹穿行,直至在岩石旁静候猿猴啼叫的情景。这一细节不仅增添了画面的动态感,也暗示了诗人与自然界的和谐共处,以及对宁静生活的追求。
“云外催归锡,松间觅旧题”则转而描述僧侣们在云雾缭绕的高处催促归程,而在松树之间寻找他们曾经留下的痕迹。这既是对僧侣生活的一种写照,也是对过往时光的怀念,体现了人与自然、过去与现在的交织。
最后,“卜邻吾欲老,毋惜伴扶藜”表达了诗人希望与僧侣成为邻居,一同度过晚年生活的愿望。这里的“卜邻”即选择邻居,暗含了对简单、平静生活的向往。“毋惜伴扶藜”则是说不介意与僧侣一起使用拐杖行走,形象地表现了对老年生活的期待和对僧侣生活方式的认同。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自然风光与僧侣生活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宁静、和谐生活的向往和对僧侣生活方式的钦佩,是一首富有哲思和情感深度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