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林通药径,隔水见茆庵。
经秋忘出户,落叶满岩龛。
这首明代诗人刘崧的《题真上人幽居图》描绘了一幅深山隐居的画面。首句“岂有人知处”表达了幽居之地的偏远与宁静,仿佛只有自然知晓其所在。接着,“千峰拥翠岚”展现了四周山峦叠嶂,青翠的山岚环绕,营造出一种清幽的氛围。
“背林通药径”写出了小路蜿蜒穿过树林,暗示了上人可能在此采集草药,体现了僧人的生活与自然的紧密联系。而“隔水见茆庵”则通过一湾溪流和简陋茅屋的远眺,进一步突显了上人居所的简朴与世外桃源般的环境。
“说法鱼应听,栖禅鹤共参”运用了象征手法,将鱼儿和禅修的白鹤作为聆听佛法和静思的意象,寓言上人与自然生灵的和谐共处,以及修行生活的寂寥与深远。
最后两句“经秋忘出户,落叶满岩龛”描绘了上人长时间不出门,秋天到来时,落叶堆积在岩石的佛龛周围,形象地刻画出他潜心修行,与世隔绝的生活状态。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富有禅意的隐居画卷。
看灯花尽落。
更欲换,门外初听剥啄。
一尊赴谁约。
甚不知早暮,忒贪欢乐。
嗔人调谑。
饮芳容、索强倒恶。
渐娇慵不语,迷奚带笑,柳柔花弱。
难藐。
扶归鸳帐,不褪罗裳,要人求托。
偷偷弄搦。
红玉软,暖香薄。
待酒醒枕臂,同歌新唱,怕晓愁闻画角。
问昨宵、可日煞归迟,更休道著。
见禾山凝秀,禾水澄清,地灵境胜。
天与珍奇,产凌霄峰顶。
嫩叶森枪,轻尘飞雪,冠中州双井。
绝品家藏,武陵有客,清奇相称。
坐列群贤,手呈三味,云逐瓯圆,乳随汤迸。
珍重殷勤,念文园多病。
毛孔生香,舌根回味,助苦吟幽兴。
两腋风生,从教飞到,蓬莱仙境。
见兰枯菊悴。
□寂寞,天与春风来至。
梅梢弄晴蕊。
似於人,装点十分和气。
吴头楚尾。
听民谣、欢声鼎沸。
总扶携□手,嬉游鼓腹,顿忘愁悴。
谁比。
承流宣化,问俗观风,一时双美。
笙歌宴启。
交酬献,尽沈醉。
□□□,行看宸庭同拜,归向天街并辔。
对西湖把酒,应须共谈旧治。
数文章翰墨。
前辈远,稍□风流岑寂。
公才万夫敌。
嗣家声,不坠江西人物。
凝脂点漆。
向鸳行、神峰秀出。
况襟怀倜傥,词华洒落,未容俦匹。
均逸。
妙龄识退,故国怀归,问安亲戚。
屏风坐隔。
看除召,在晨夕。
对生朝,且趁清明时节,痛饮无妨堕帻。
著莱衣戏舞,千春永如是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