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海上凯歌九首赠汤将军·其八》
《海上凯歌九首赠汤将军·其八》全文
明 / 唐顺之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五千长戟下淮邳,自是沙洲命尽时。

将军欲置平戎鼓,须借鲸鲵腹下皮。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长戟(cháng jǐ)的意思:长戟是指长长的戟,用来比喻威力强大的武器或手段。

将军(jiāng jūn)的意思:指军队中的高级指挥官,也可用来形容勇敢、有能力的领导者。

鲸鲵(jīng ní)的意思:形容巨大、庞大。

平戎(píng róng)的意思:平定战乱,使国家安定。

千长(qiān cháng)的意思:指千军万马的统帅,也泛指众多人中的领导者或首领。

沙洲(shā zhōu)的意思:指河流中的沙堆或河床上的沙丘。比喻出现的机会或条件很少。

自是(zì shì)的意思:自然是如此,毫无疑问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战争的激烈与残酷,以及对胜利的渴望。"五千长戟下淮邳",开篇即以壮阔的战争场面展现,五千士兵手持长戟,气势磅礴地在淮邳之地展开战斗。"自是沙洲命尽时",暗示这场战斗是沙洲上士兵生命的终结,充满了悲壮与无奈。

接着,"将军欲置平戎鼓",将军想要击响平定敌人的战鼓,表达了对和平的向往和对胜利的强烈追求。然而,"须借鲸鲵腹下皮",却揭示了实现这一目标的艰难与残酷,需要付出巨大的牺牲,甚至可能需要借助敌人(鲸鲵)的皮来达成,暗含着对战争手段的反思和对和平的渴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战争场景描写,展现了战争的残酷与将军对和平的渴望,同时也蕴含了对战争手段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唐顺之

唐顺之
朝代:明   号:荆川   籍贯:武进(今属江苏常州)   生辰:公元1507~1560

唐顺之(公元1507~1560)字应德,一字义修,号荆川。汉族,武进(今属江苏常州)人。明代儒学大师、军事家、散文家,抗倭英雄。 正德二年十月初五出生在常州(武进)城内青果巷易书堂官宦之家。嘉靖八年(1529)会试第一,官翰林编修,后调兵部主事。当时倭寇屡犯沿海,唐顺之以兵部郎中督师浙江,曾亲率兵船于崇明破倭寇于海上。升右佥都御史,巡抚凤阳,1560年四月丙申(初一)日(4月25日)至通州(今南通)去世。崇祯时追谥襄文。学者称"荆川先生"。 
猜你喜欢

挽王隐君

仁田义锄德其种,晚岁坐看苗幪幪。

先生一去不可识,但喜郎君实麟凤。

一线微言惊道丧,九鼎斯文赖君重。

圣门涛澜无畔岸,我尝操舟怯奔涌。

中流夺魄不敢进,乱流而济渠甚勇。

射鼷强弩勿妄发,弹雀明珠戒轻用。

峨冠进之白玉堂,天高会借长风送。

细寻耒耨竟谁力,铚艾犹传挂丘垄。

朝来示我幽宫刻,再拜整冠辄成诵。

乃知先生一世士,学如荀扬文屈宋。

四边海宴中国尊,已叹铜驼没荒茸。

转头饮马长城下,共指先几世争竦。

竟不一官止韦布,大泽深丘老梁栋。

岷江滥觞固未快,末流与海争澒洞。

我闻天穷不再世,卜以郎君言必中。

九京幽幽复何憾,一杯径往浇馀痛。

薤歌呜咽不成声,但觉风乾云亦冻。

(0)

送王总卿

北风号霜脱群木,送客东门车万轴。

城中人家作儿啼,若为四角生华毂。

公今未上九天上,身虽去此犹在蜀。

边头张颐万虎兕,一食不饱吼振谷。

况闻天骄屡窥瞰,往往危机生隐伏。

欲宽九重宵旰念,分付若人一夔足。

钱如流水粟如雨,指顾之间叹神速。

公方揽辔使一道,百吏毛寒颈仍缩。

隳者振职污者澄,如临鬼神不敢渎。

峨冠置之一堂上,不劳折箠四夷服。

天生此材必此用,楩楠本为渠渠屋。

孤生蒙庇逾岁月,况复鸰原辱甄录。

明年春风二三月,更看枯根回寸绿。

(0)

遣兴·其七

楚客近添兰九畹,渭川新长竹千寻。

叵堪多病侵豪气,犹喜长閒契宿心。

满眼图书吾事定,杜门香火佛缘深。

海波倒立风霆峻,未省鳣鲸竟陆沉。

(0)

送尹仲求临邛户掾

何必昆峰远,天球自粹温。

掾曹甘蠖屈,僚侣总鲸吞。

子去成三友,公馀寄一樽。

沧溟有馀沥,犹幸及鸰原。

(0)

自三池一日过灵池十五里头宿山险尽矣

垄头停辔望龟城,元有夷途似掌平。

厌把五更供客梦,猛将一日了山程。

树连新绿千林暗,日转斜红半野明。

稚子别来应念我,候门深喜马蹄声。

(0)

早饭白崖铺净果院

久客谙人事,身能到处安。

炉深红一聚,竹瘦碧千竿。

祗作临深恐,何辞行路难。

几成晚来雪,唯有不胜寒。

(0)
诗词分类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诗人
俞德邻 王绅 区怀年 薛始亨 释宗杲 金武祥 张方平 区怀瑞 丁澎 宋登春 韩邦奇 高濂 郑用锡 何乔新 何中 龚敩 冯时行 谢与思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