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爱树(ài shù)的意思:爱护树木,关心环境。
避喧(bì xuān)的意思:避开喧嚣和嘈杂的环境,寻求宁静和安宁。
不妨(bù fáng)的意思:表示可以毫不拘束地做某事,没有什么妨碍或顾虑。
草堂(cǎo táng)的意思:指简陋的茅草房,比喻清贫的居所。
成荫(chéng yīn)的意思:指树木茂盛,形成阴凉的景象。也比喻保护、庇护。
梵书(fàn shū)的意思:指极为高深、晦涩难懂的书籍或文献。
拘束(jū shù)的意思:指限制人的自由,使其行动或表达受到限制的状态。
来还(lái huán)的意思:表示对过去的错误或过失进行补救或弥补。
老来(lǎo lái)的意思:指年纪大了以后。
青山(qīng shān)的意思:指山脉或山岭,也可用来形容山色葱翠、景色美丽。
随身(suí shēn)的意思:随身指的是随身携带、随身带着的意思。
往还(wǎng huán)的意思:来回走动;往返移动。
远人(yuǎn rén)的意思:指离自己远的人。
月上(yuè shàng)的意思:指夜晚时分,月亮升起到中天的时候。
仄径(zè jìng)的意思:仄径指的是狭窄的小路,也可以引申为困难险阻的道路。
无拘束(wú jū shù)的意思:没有任何限制或约束,自由自在。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僧人晚年的生活情景,充满了宁静与和谐之美。首句“曾向清溪读梵书”,点明了诗人过去在清溪边研读佛经的修行生活,暗示了他深厚的精神追求和对佛教教义的深刻理解。接下来,“老来还傍草堂虚”一句,既表达了时光荏苒、岁月如流的感慨,也透露出诗人选择回归简朴生活的决心。
“窗前绿竹已成荫,屋后青山又举锄。”这两句生动地展现了诗人的生活环境,绿竹成荫象征着自然的宁静与生机,而屋后的青山则预示着劳作与生活的继续。通过“举锄”这一动作,诗人不仅描绘了日常的农耕活动,也体现了他对劳动的尊重和对土地的深情。
“爱树不妨啼鸟换,避喧宁畏远人居。”这两句进一步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环境的喜爱以及对宁静生活的向往。鸟鸣声中,诗人感受到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即使是在远离尘嚣的地方,也能找到心灵的归宿。这种对自然的亲近和对喧嚣世界的疏离,体现了诗人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生活态度。
最后,“往还自此无拘束,仄径随身月上初。”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无论是行走于曲折的小径,还是月光初升的时刻,都充满了诗意和自由感。这不仅是对个人生活状态的描述,也是对理想生活状态的一种追求和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晚年宁静、和谐、自由的生活状态,以及对自然、劳动、精神自由的深深热爱和追求,是一首充满哲思与情感的佳作。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