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晚渡》
《晚渡》全文
宋 / 释圆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桥巷低临水,数家深掩门。

穷生寂寞,人渡更黄昏

风色帆席潮痕认柳根。

岸回林影暝,渔火沙村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潮痕(cháo hén)的意思:指海潮退去后在沙滩上留下的痕迹。比喻事物的痕迹或痕迹的后续影响。

帆席(fān xí)的意思:指帆船上的舵手,比喻掌握大局,引导方向的人。

风色(fēng sè)的意思:指风的气势和色彩,比喻景物或事物的气势、情趣或特点。

黄昏(huáng hūn)的意思:指太阳下山后,天色暗淡,天黑之前的时段,也用来比喻事物的末期或衰退阶段。

寂寞(jì mò)的意思:形容孤独、冷清,没有人陪伴或交流。

穷生(qióng shēng)的意思:指贫穷、贫困的生活。

沙村(shā cūn)的意思:沙村指的是荒凉贫瘠的村庄,形容环境贫乏、荒凉凄凉的地方。

数家(shù jiā)的意思:指对多个人或机构进行评估、比较,以确定最好的。

渔火(yú huǒ)的意思:指夜晚渔民在海上点燃的火光,比喻微弱的希望或指望。

鉴赏

这首宋代诗人释圆悟的《晚渡》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略带寂寥的江南水乡傍晚景象。首句“桥巷低临水”展现了小桥流水人家的静谧,巷子依水而建,显得低矮而亲近。接着,“数家深掩门”暗示了傍晚时分,多数人家已经关门闭户,隐含着一种清冷和寂静。

“路穷生寂寞”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孤寂,小路尽头似乎更加空旷无人,增添了孤独之感。而“人渡更黄昏”则点明了时间,渡口在黄昏时刻更为冷清,强化了这种氛围。

“风色占帆席”写风轻轻吹过水面,吹动着船帆,暗示着行舟者的孤独与旅途的艰辛。下一句“潮痕认柳根”则通过观察水边的柳树根部留下的潮汐痕迹,表现出诗人对自然细节的敏锐观察。

最后两句“岸回林影暝,渔火满沙村”,描绘了岸边树林在暮色中变得模糊,而远处的沙滩村落星星点点的渔火闪烁,给这幅画面增添了一丝温暖和生机,尽管依然带着夜晚的寂静。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江南水乡傍晚的静美与寂寥,寓情于景,富有诗意。

作者介绍

释圆悟
朝代:宋

释圆悟,号枯崖,福清(今属福建)人。能诗画,喜作竹石。理宗淳祐间住泉州光福寺,有《枯崖集》(《竹溪鬳斋十一稿续集》卷一○《泉州重修兴福寺记》),已佚。《画史会要》卷三有传。今录诗二十九首。
猜你喜欢

渔父.夏夜.四首·其二

茉莉香浮茗碗清。芭蕉雨过晚凉生。

新浴罢,葛衣轻。隐隐雷车天外鸣。

(0)

念奴娇.中秋夜,五亩园步月,有怀两大人

酒阑闲步,向池头、惊起栖鸦阵阵。

烟净波光澄似练,冰镜双悬蟾影。

疏树停云,老鱼掷浪,望处轩窗窈冥。

玉宇琼楼,应不数神仙境。

好我骚首悲怀,无边夜色,独许游人领。

白发天涯乡思剧,梦绕雕梁藻井。

睡鹤鸣霜,寒虫泣露,闲煞秋宵永。

何时箫管,一棹中流小艇。

(0)

沁园春.甥侄辈读书予家,喜赋一章勉孙

兰长新芽,梅妆试粉,柳眼回青。

趁轻寒浅暖,趋庭问字,图书半壁,雪案琴横。

砚雨飞来,娇莺初啭,似送春光到画屏。

逢良友、有西园无忌,茂苑长卿。文窗细雨闲评。

羡兰畹、金荃次第赓。

更斜簪侧帽,裙书白练,香留隔座,谈笑风生。

下里深惭,未谙格调,漫说词宗宅相名。

须欣幕、揣摩自励,莫负年英。

(0)

婆罗门令.汪氏壶园看婆罗花,即席赠潘夫人

荣阳第、佛香亲种。平阳第。又山房亲种。

分得灵根,花瓷斗、宜清供。敷微荫,满院鬘云拥。

孤松畔,灵石缝。簇繁英、邀得祥禽弄。

嘉名比似忧昙钵,棠棣馆、更交让称颂。

旃檀馥郁,贝叶萋菶。开了荼蘼,异本端藉禅天送。

未藉东皇宠。

(0)

念奴娇.为声甫甥题“戏猫仕女图”

披图一笑,试从头认取,画中佳丽。

滴粉搓酥娇品格,更著堆云双髻。

宜喜宜嗔,十三十四,正是芳年纪。

可怜时候,耐人多少寻味。

底事不绣鸳鸯,不调鹦鹉,不把鹍弦理。

象管鸾箫都不按,只抱狸奴闲戏。

睛点寒金,体团温玉,爪扑香怀里。

翻残棋局,唐宫旧事犹记。

(0)

高阳台.挽清河郡兰卿表侄媳

吹气如兰,其人似玉,岂知命比琉璃。

幸有前缘,也曾省识芳姿。

秦楼一夕箫声断,怅香魂、化作云飞。

是耶非,鬓影衣香,梦里依稀。

从今冷落张郎笔,叹画眉无计,枉费唏嘘。

灯暗空房,忍听枕畔儿啼。

那人生小姮娥样,果红尘、无分留伊。

最凄其,月渐团圆,人反长离。

(0)
诗词分类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诗人
程垓 林旭 舒亶 张九龄 真德秀 纪昀 范浚 郝经 鲍溶 吴均 黎廷瑞 杨无咎 白朴 周伦 李益 李贽 刘永济 张居正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