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坐卧偶成》
《坐卧偶成》全文
明 / 林大春   形式: 古风

扫榻偏宜卧,卧起独坐

一鹭何盈盈修篁个个

忘忧草色蕃,能睡花魂破。

西北云正深,长空雨如堕。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长空(cháng kōng)的意思:指天空辽阔广袤,没有边际的样子。

独坐(dú zuò)的意思:独自坐着,不与他人交往。

个个(gè gè)的意思:每一个,每个人

花魂(huā hún)的意思:指人的精神、意志和才华等方面的表现或体现。

偏宜(piān yí)的意思:偏向适宜,倾向适当。

扫榻(sǎo tà)的意思:指拂去床上的尘土,比喻清除害羞、犹豫、顾忌等心理障碍,勇往直前。

忘忧(wàng yōu)的意思:忘记忧愁,摆脱烦恼

卧起(wò qǐ)的意思:指从卧倒的状态中起身站立,比喻重新振作,重新奋发努力。

西北(xī běi)的意思:指方向为西北,也用来形容坚定不移的意志和勇敢向前的精神。

修篁(xiū huáng)的意思:修剪竹子。

盈盈(yíng yíng)的意思:形容充满或溢出的样子

忘忧草(wàng yōu cǎo)的意思:指能够使人忘记忧愁、烦恼的事物或方法。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独自一人在榻上休息的场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其内心的宁静与自省。首句“扫榻偏宜卧”,既点明了环境的整洁,也暗示了诗人对清净生活的追求。接着,“卧起仍独坐”则进一步强调了诗人的孤独状态,同时也透露出一种自在与享受孤独的意味。

“一鹭何盈盈,修篁复个个”两句,以白鹭和修竹为喻,不仅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性,更寓意着诗人内心的高洁与坚韧。白鹭之“盈盈”,象征着优雅与纯洁;修竹之“个个”,则代表着挺拔与独立。这两者共同构成了诗人理想人格的象征。

“忘忧草色蕃,能睡花魂破”两句,运用了双关的手法,一方面描绘了忘忧草的茂盛,象征着诗人寻求心灵慰藉的努力;另一方面,“能睡花魂破”则可能暗含着诗人对现实世界的清醒认识,以及对内心深处情感的深刻剖析。

最后,“西北云正深,长空雨如堕”两句,将视角转向自然,通过描绘云深雨落的景象,营造了一种深远而略带忧郁的氛围,呼应了前文所表达的孤独与自我反思的主题。整首诗通过对日常生活场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深刻的人生思考。

作者介绍

林大春
朝代:明

(1523—1588)明广东潮阳人,字邦阳,一字井丹。嘉靖二十九年进士。授行人,累官浙江提学副使,致高拱私党于法,为言官论劾,罢官。有《井丹集》。
猜你喜欢

苏幕遮 咏友人叹身

省其身,钤其口。
赢得清闲,自在逍遥走。
随分为生应永久。
不义之财,且缩拿云手。
少追陪,微饮酒。
节色搜身,新认元初秀。
认正三光兼孝友。
不祝神祗,也得长春寿。

(0)

瑶台月 其中疑有脱误

修行便要寻捷径。
心中长是清净。
搜摧妙理,认取元初瞻听。
四象内、只用澄鲜,湛湛源流端正。
探深奥,观遥*。
戴三曜,依三圣。
功并。
仍兼行满,俱凭悟省。
玉润金锐光莹。
吐彩艳、重重永定。
灵明现圆相,一团红映。
何虚空、冥香腾辉,在物外、悠悠能整。
从来性。
本来命。
归云路,出山顶。
堪庆。
蓬莱岛,遣青谨请。

(0)

书夜乐 钟公云,镜能照他人,不能照自

百练青铜圆又小。
平平正吐灵耀。
向人前、相对相观,别辨容颜分晓。
好丑*妍并老少。
尘凡一齐勘校。
彼此假中来,怎生通内貌。
别有辉辉亲密要。
焕心镜、主玄妙。
偏能会、显古腾今,又能鉴、从前虚矫。
艳艳光辉宜自*。
把当初、性珠返照。
里面得全真,永明明了了。

(0)

望远行·祥敷瑞布

祥敷瑞布,琼瑶妥、片片风刀裁下。
密抛虚外,遍撒空中,顷刻粉铺檐瓦。
锁缀园林,妆点往来樵迳,真个最宜图画。
报丰登,珠宝应难比价。
清雅。
鲜洁尽成з*,更爽气、愈增惺洒。
万壑都平,千山一色,遐迩不分原野。
恰似予家,仙景澄彻,莹莹蓬莱亭榭。
现自然光耀,长明无夜

(0)

采桑子 述怀

*中有个修行子,火院难离。
只被推辞。
恁不回头候几时。
今朝不保来朝事,大限谁知。
可*愚痴。
直待荒郊咬齿儿。

(0)

绛都春·天然省悟

天然省悟,此一遇转增,清凉尤憬。
定里铅汞结就,都缘壬逢丙。
元初面目成琼颈。
返照长生安静。
速令归去,前程已许,久通坚永。
好景。
光传焕炳。
见空外万门道,银霞齐整。
渐渐近来,相接相迎,须臾顷。
蓬莱路阐神仙境。
有个金童邀请。
谨持玉诏,亲教害风受领。

(0)
诗词分类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诗人
白敏中 李燔 牛僧孺 许善心 崔玄亮 顾云鸿 赵匡胤 蔡温 于頔 李侗 鹿善继 陈道复 毕仲衍 裴光庭 耶律隆绪 姚月华 陈均 韦丹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