斋中偷小暇,陌上追馀春。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残书(cán shū)的意思:指残破不全的书籍,比喻知识浅陋或学问不全面。
崇明(chóng míng)的意思:指对某个人或事物非常尊敬和推崇。
殿阁(diàn gé)的意思:指官署、宫殿等高级建筑,也用来比喻高官显贵的居所。
定力(dìng lì)的意思:指人的意志力和决心,能够保持稳定和坚定的心态,不被外界干扰或动摇。
古意(gǔ yì)的意思:指古代的意义、习俗或观念。
寒气(hán qì)的意思:指寒冷的气息或寒冷的气候。
含酸(hán suān)的意思:含有怨恨或不满情绪,形容言辞尖刻,带有刺伤他人的意味。
何所(hé suǒ)的意思:指不知道在何处或不知道如何处理问题或情况。
季春(jì chūn)的意思:指春季的季节即将结束,夏季即将到来。
金华(jīn huá)的意思:指财富充裕、繁荣昌盛的景象。
精庐(jīng lú)的意思:指房屋修建得十分精致、华丽。
嶙峋(lín xún)的意思:形容山峰、岩石等高耸、陡峭的样子。
入门(rù mén)的意思:指初学者刚开始学习某个领域或技能的阶段。
山芽(shān yá)的意思:山芽是指山脚下的小树苗或草芽,比喻事物的初级形态或初步发展阶段。
山房(shān fáng)的意思:山间的房屋,指隐居山中的住所。
石泉(shí quán)的意思:指冷泉,比喻心地冷酷无情,不知恩义。
俗客(sú kè)的意思:指平民百姓、普通人。
酸辛(suān xīn)的意思:形容感觉酸痛和辛辣。
所见(suǒ jiàn)的意思:所看到的事物或情况。
藤床(téng chuáng)的意思:指一种用藤条编织而成的床,比喻虚弱无力或缺乏斗志的状态。
微尘(wēi chén)的意思:微小的尘埃或灰尘。
袭人(xí rén)的意思:指突然袭击或攻击他人,也可指突然陷害、中伤他人。
修竹(xiū zhú)的意思:指人品修养高尚,如同修剪整齐的竹子一般。
一日(yī rì)的意思:形容进步非常迅速,发展迅猛。
一卷(yī juàn)的意思:形容文章或书籍内容丰富、博大精深。
止渴(zhǐ kě)的意思:满足当前的需要,解决眼前的问题。
- 注释
- 季春:春季的最后一个月。
犹:仍然。
袭人:侵袭人体。
斋中:斋室内。
偷:偷偷地。
金华:地名,指浙江金华。
劫:灾难。
微尘:微小的尘埃。
入门:进门。
修竹:高大的竹子。
邻:邻居。
迤北:向北延伸。
崇明:地名,江苏崇明岛。
嶙峋:高低不平的样子。
山房:山中的房屋。
俗客:世俗的客人。
嗔:责怪。
徐归:慢慢回去。
偃:倒下。
藤床:藤编的床。
息:恢复。
定力:内心的平静。
匀:均匀。
残书:破旧的书。
古意:古人的思想。
酸辛:酸甜苦辣。
山芽:山间的野茶。
瀹:煮。
石泉:山泉水。
- 翻译
- 春天已经过去一天,寒气依然侵人。
在斋室中偷得片刻闲暇,到野外追赶剩余的春光。
金华古老的精舍,历经多少劫难化为微尘。
进门后看见什么?高高的竹子从墙边探出头。
向北走过崇明,殿阁显得高低错落、峥嵘不凡。
山间的房子紧闭着,世俗的访客来时总是被责怪。
慢慢回到藤床休息,让我的定力得以均匀恢复。
读完一本残旧的书,古人的思想蕴含着酸甜苦辣。
山间的野茶聊以解渴,起身煮一壶石泉水。
- 鉴赏
这首宋末元初诗人陆文圭的《三月旦日出游》描绘了诗人春天里的一次闲暇游历。首句“季春已一日,寒气犹袭人”展现了虽已是春季,但仍残留着一丝寒意。接下来,“斋中偷小暇,陌上追馀春”表达了诗人从繁忙中抽身,外出寻觅春光的惬意。
诗人游至“金华古精庐”,感叹其历经沧桑,只剩“几劫化微尘”。进入古庐,见到“修竹出墙邻”,环境清幽,与世隔绝。走过崇明,看到“殿阁何嶙峋”,但因“山房闭不启,俗客来辄嗔”,暗示此处隐逸之境。
最后,诗人回到家中,躺在藤床上休息,品味“残书”中的古意,感到其中蕴含的酸甜苦辣。以“山芽聊止渴,起瀹石泉新”作结,既描绘了品茗的闲适,也暗含对自然与宁静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游历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古迹的感慨,对隐逸生活的追求,以及在忙碌生活中寻找片刻宁静的心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