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送 僧 无 言 归 山 唐 /司 空 曙 袈 裟 出 尘 外 ,山 径 几 盘 缘 。人 到 白 云 树 ,鹤 沉 青 草 田 。龛 泉 朝 请 盥 ,松 籁 夜 和 禅 。自 昔 闻 多 学 ,逍 遥 注 一 篇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白云(bái yún)的意思:指白色的云彩,比喻轻松、自由自在的心情。
草田(cǎo tián)的意思:指草木茂盛的田地,比喻充满生机和希望的景象。
朝请(cháo qǐng)的意思:指朝廷请命或请示。
尘外(chén wài)的意思:指远离尘世纷扰的安静和宁静。
出尘(chū chén)的意思:摆脱尘世琐事,超脱尘埃,追求高尚境界。
袈裟(jiā shā)的意思:指佛教僧人穿的衣服,也用来比喻假装虔诚或伪装自己。
盘缘(pán yuán)的意思:指围绕着某个地方或事物的边缘,没有直接接触或涉及其中。
青草(qīng cǎo)的意思:指年轻人或者未经世事的人。
山径(shān jìng)的意思:山径指的是山间的小道,引申为偏僻、幽静的地方。
松籁(sōng lài)的意思:形容音乐声音悠扬动听,如松树的悠扬之声。
逍遥(xiāo yáo)的意思:形容自由自在、无拘无束、无所羁绊。
一篇(yī piān)的意思:一篇表示文章的数量,也可指一篇文章。
云树(yún shù)的意思:云树是一个描述自然景物的成语,意为山上的云和树木,形容山景如画,美不胜收。
自昔(zì xī)的意思:自古以来
- 翻译
- 袈裟飘逸在尘世之外,蜿蜒山路几度盘旋。
人至白云缭绕的树木间,仙鹤沉于青草如茵的田野。
清晨泉水供僧侣净手,夜晚松风伴着禅修的宁静。
自古以来听说多才多艺,逍遥自在地注解了一篇诗篇。
- 注释
- 袈裟:僧侣的服装,象征超脱世俗。
出尘外:脱离尘世,形容超凡脱俗。
山径:山路,小道。
几盘缘:多次盘旋,形容山路曲折。
白云树:被白云环绕的树木,象征仙境。
鹤沈:鹤沉没,常用来描绘宁静的田园景象。
青草田:绿色的草地。
龛泉:石窟中的泉水。
朝请盥:早晨请求洗手,指僧侣的日常仪式。
松籁:松树间的风声,象征宁静。
夜和禅:夜晚与禅修的和谐。
自昔:自古以来。
闻多学:听说学问广博。
逍遥:自由自在,无拘无束。
注一篇:注解了一篇文章,这里指创作了一首诗。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僧人归山的境况,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写和禅意的渗透,展现了诗人对僧人的送别之情以及对佛法修持生活的向往。首句“袈裟出尘外”即点出了僧人脱离尘世的决心与追求,而“山径几盘缘”则形象地描绘了僧人归山道路的曲折与幽深。
接下来的“人到白云树,鹤沈青草田”更是以清新的笔触勾勒出一幅僧人隐居图景。白云常喻高洁,白云之下即为僧人的栖息之所;而“鹤沈”则寓意着僧人的平和与超脱,仿佛在青草如茵的田间,鹤亦沉醉于这宁静的境界。
诗中的“龛泉朝请盥,松籁夜和禅”则是对僧人日常修持生活的描绘。清晨的泉水洗涤身心,晚上在松林之中入定,这些都是佛教修行的一部分,也反映了诗人对于僧人清净生活的赞美。
末句“自昔闻多学,逍遥注一篇”表达了诗人自己对佛法的向往和追求。这里的“自昔”即是从前,从古至今,“闻多学”则意味着诗人通过广泛的学习,对佛教有深刻的理解与认识,而“逍遥注一篇”则表明了诗人在对待佛法时的心境是悠然自得,轻松愉快地研读经文。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一位僧人的归山之旅,以及诗人对于佛教生活的向往与赞美。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