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常山道中》
《常山道中》全文
宋 / 俞德邻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县古浮梁外,沙平草树秋。

远山明去鹭,骤雨鸣鸠

岸狭水痕涨,云归暝色愁。

谁怜苏季子尘土貂裘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尘土(chén tǔ)的意思:指尘埃、灰尘,也用来比喻贫穷、卑微、平凡。

貂裘(diāo qiú)的意思:指华美的衣裳。

浮梁(fú liáng)的意思:形容事物浮动不稳定,也比喻人的心情不稳定。

季子(jì zǐ)的意思:季子指的是季节的变化,也可指季节之间的过渡时期。

暝色(míng sè)的意思:指夜幕降临时的黄昏或黎明时的微亮。

鸣鸠(míng jiū)的意思:指两个人互相呼唤,彼此相思的意思。

水痕(shuǐ hén)的意思:指水迹、水印。

远山(yuǎn shān)的意思:远离自己所在的地方,到更远的地方去。

云归(yún guī)的意思:指云雾逐渐散去或消失。

骤雨(zhòu yǔ)的意思:突然而猛烈的雨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常山道中的自然景色与诗人的情感体验,充满了深沉的意境和细腻的情感。

首联“县古浮梁外,沙平草树秋”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一幅古旧的桥梁横跨在远处,河沙平展,草木在秋风中摇曳的画面,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萧瑟的氛围。

颔联“远山明去鹭,骤雨咽鸣鸠”进一步描绘了山峦在阳光下显得格外清晰,白鹭飞过,似乎在与山峦对话;突然间,一阵急雨降临,使得鸣鸠的叫声变得低沉,仿佛自然界也在经历着某种变化。

颈联“岸狭水痕涨,云归暝色愁”则将视线转向岸边,狭窄的河岸上,水位因雨水而上涨,云朵聚集,暮色笼罩,给人一种忧郁和沉重的感觉,暗示着诗人内心的某种忧虑或感慨。

尾联“谁怜苏季子,尘土涴貂裘”借用典故,表达了对像苏秦那样的游士在尘世中奔波,最终却落得满身尘土,貂裘蒙尘的感慨,暗含了对自身命运的反思和对理想与现实之间差距的无奈。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观描写,巧妙地融入了诗人的情感和思考,展现了宋代文人对于自然美的欣赏以及对个人命运的深刻洞察。

作者介绍

俞德邻
朝代:宋   籍贯:自号太玉山   生辰:1232~1293

俞德邻(1232~1293)字宗大,自号太玉山人,原籍永嘉平阳(今属浙江),父卓为庐江令,侨居京口(今江苏镇江)。度宗咸淳九年(1273)浙江转运司解试第一,未几宋亡。入元,累受辟荐,皆不应。因性刚狷,名其斋为佩韦(本集卷八《佩韦斋箴》)。元世祖至元三十年卒,年六十二。遗著由其子庸辑为《佩韦斋文集》十六卷(其中诗七卷),于元仁宗皇庆元年(1312)刊行,另有《佩韦斋辑闻》四卷。事见本集卷首元建安熊禾序,《至顺镇江志》卷一九有传。
猜你喜欢

谒金门·其三

愁万叠。春在雨条烟叶。翠袖倚风寒霎霎。

傍阑看乳鸭。何处一声啼鴂。架上荼欲雪。

绣被薰香香未歇。可怜音信绝。

(0)

上天池寺·其二

始从平地望,宛在九霄中。

不意身能到,平生心并空。

江淮通好雨,日月会刚风。

三伏凉如水,蟠拿想白龙。

(0)

题金沙驿

闽越饱溪山,何如蜀道难。

驿行仍怯岭,舟驶复忧滩。

行李三秋杪,居民百战残。

今宵投宿处,茅店倚层峦。

(0)

挽吴君与大夫

吴侯大雅姿,妙龄饱经术。

场屋早蜚声,囊锥颖立出。

携书走帝阍,一第颔髭摘。

夷途骋骏步,霄汉刷健翮。

胸中万馀卷,未试二三策。

谁知廊庙具,反任州县责。

官小不自卑,直道酬平昔。

爱民如爱子,忧国如忧室。

恺悌疲俗苏,廉介贪夫律。

至今遗爱地,籍籍数嘉绩。

松菊动归思,尘埃辞吏役。

挂冠神武门,高卧扬雄宅。

追念平生为,秋毫一无失。

桎梏谢轩冕,膏肓嗜水石。

十载州府间,不见庞公迹。

万事同甑破,百年过箭疾。

呜呼老成人,忽忽就窀穸。

丰碑存众口,馀庆有佳息。

于公虽无憾,岂不为时惜。

作诗遣哀情,诗成转悽恻。

(0)

挽陈夫人卓氏二首·其二

蘋藻洁羞遗训在,芝兰奕叶庆源赊。

何人诔德须千字,他日冢傍应万家。

秋风摧谢忘忧草,古木悲啼反哺鸦。

犹忆升堂初拜跪,依然象服俨笄珈。

(0)

满江红·其四

小驻碧油,公两载、重临初度。

满全楚、袭人和气,拍天歌舞。

波涌荆江流不断,地连巫峡山无数。

指此山、此水诵公恩,难忘处。民有恨,来何暮。

民有愿,归无遽。各相携卧断,衮衣归路。

只恐九重劳梦寐,不容十国私霖雨。

看便飞、丹诏日边来,朝天去。

(0)
诗词分类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诗人
江忠源 吕惠卿 梁颢 枚乘 阎选 李翱 邹应龙 计东 赵汝愚 许虬 唐珏 许仲琳 刘球 刘胜 荆轲 陈韡 吴淑姬 郦炎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