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谒志公塔作二首·其二》全文
-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李维桢所作的《谒志公塔作二首(其二)》中的第二首。诗中,诗人以钟声停止后的宁静为背景,表达了对时局动荡和国家财富空虚的忧虑。他通过询问是否还记得故乡金陵,以及将自己比喻为被残杀的鱼,暗示了战乱下人民的困苦和流离失所,寄托了对和平与民生复苏的深深期盼。整体上,这首诗情感深沉,寓言性强,反映了作者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对故土的怀念之情。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春中
伏溜侵阶润,繁花隔竹香。
娇莺方晓听,无事过南塘。
八月十五日象自江东止田园移庄庆会未几归汶上小弟幼妹尤嗟其别兼赋是诗三首·其一
谢病始告归,依然入桑梓。
家人皆伫立,相候衡门里。
畴类皆长年,成人旧童子。
上堂家庆毕,愿与亲姻迩。
论旧或馀悲,思存且相喜。
田园转芜没,但有寒泉水。
衰柳日萧条,秋光清邑里。
入门乍如客,休骑非便止。
中饮顾王程,离忧从此始。
题念济寺晕上人院
泉响竹潇潇,潜公居处遥。
虚空闻偈夜,清净雨花朝。
放鹤临山阁,降龙步石桥。
世尘徒委积,劫火定焚烧。
苔壁云难聚,风篁露易摇。
浮生亦无著,况乃是芭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