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后村再和堂字二首且云欲谢遣孤月一意祈天用韵为谢·其一》
《后村再和堂字二首且云欲谢遣孤月一意祈天用韵为谢·其一》全文
宋 / 林希逸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问药虽忙吟更忙,新诗必富似龟堂。

未能载雪寻安道,恨不乘风老商

伊昔虱心看愈大,因何牛背射无光。

疑公只欠长明颂,不用云璈共绿章。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用(bù yòng)的意思:不需要、不必要

乘风(chéng fēng)的意思:乘风指顺风而行,利用有利的外部条件来取得成功。

老商(lǎo shāng)的意思:指老练的商人或经商的老手。

虱心(shī xīn)的意思:形容心思狭窄、小气、斤斤计较。

新诗(xīn shī)的意思:指创作于近代的诗歌形式,与古代诗歌形式相对。

伊昔(yī xī)的意思:指过去的时光,往事。

云璈(yún áo)的意思:比喻人的才华和智慧超过常人,出类拔萃。

载雪(zǎi xuě)的意思:指载满雪的车辆,比喻功绩卓著或成就伟大。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林希逸所作的《后村再和堂字二首且云欲谢遣孤月一意祈天用韵为谢》(其一)中的第一首。诗中充满了对文学创作的热情与追求,以及对友人诗作的赞赏。

首句“问药虽忙吟更忙”描绘了诗人忙碌于寻找草药的同时,内心却更加沉浸在诗歌的创作之中,体现了他对诗歌艺术的热爱与执着。接着,“新诗必富似龟堂”一句,以“龟堂”比喻丰富的新诗,表达了诗人对诗歌创作成果的期待与自豪。

“未能载雪寻安道,恨不乘风学老商”两句,运用典故,表达了诗人未能亲自经历某些情境,如在雪中寻找隐士安道,或乘风学习老商的智慧,流露出一种遗憾之情,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对古代智者生活的向往。

“伊昔虱心看愈大,因何牛背射无光”这两句,通过形象的比喻,反映了诗人对过去岁月的反思,以及对人生意义的探索。虱心比喻内心的烦恼或困扰,牛背射无光则可能象征着某种努力或尝试的失败或无果。

最后,“疑公只欠长明颂,不用云璈共绿章”表达了诗人对友人作品的欣赏与赞美,认为友人的作品仅缺一首长明颂来加以赞颂,同时希望友人能与自己共同创作出更多优秀的作品。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诗歌创作的深情厚意,也蕴含了对生活、历史和友情的深刻思考,是一首情感丰富、意境深远的佳作。

作者介绍

林希逸
朝代:宋

福州福清人,字肃翁,号竹溪、庸斋。理宗端平二年进士。善画能书,工诗。淳祐中,为秘书省正字。景定中,迁司农少卿。官终中书舍人。有《易讲》、《考工记解》、《竹溪稿》、《鬳斋续集》等。
猜你喜欢

南柯子

嫩碧丛新叶,嫣红缀小枝。笼烟浥露更多姿。

闲倚疏栏偏称、晚凉时。冷艳妆初卸,微酡态故低。

非关春睡也相宜。别有风情无地、著相思。

(0)

满江红五首·其一

秋气萧森,登眺处、那堪纵目。

忽回思,西泠桥畔,南屏山麓。

几片梧桐飘露白,千头橙橘垂烟绿。

更画船,箫鼓正纷纭,江南曲。

花月底,行觞促,河山外,啼鹃续。

叹无端,燕市频年击筑。

露冷刚来边塞雁,天寒未放东篱菊。

但高吟,独对暮云横,倾醽醁。

(0)

点绛唇三首·其二

过了春三,子规声断啼痕茜。

画罗谁剪,风送晴香暖。游冶心情,生怕花开遍。

归难算,绿颦红怨,定有人愁见。

(0)

贺新郎五十八首·其五十六

别我梅花舍。系离心、琴弦张壁,书灯留架。

教得三雏皆振羽,费尽先生冬夏。

算浙吏、公车将驾。

有策金门当再献,董生帏、久向藏园下。

报慈母、鹊声乍。衍期归妹多年罢。

鬓鬔松东家丑女,明年重嫁。

笑整朝衫随鹄立,榜出天门光射。

看一桁、官袍花亚,听唱郎君名字好,是钟生、及第当头谢。

越潮涌、又东泻。

(0)

催雪

斜日韬光,疏树淡影,天水低迷若一。

早倦鸟归飞,乱鸦盘急。

应为天公玉戏,展步障,先收晴空碧。

野亭小伫,峭风如削。莫寒增剧。萧瑟。万籁似寂。

祗遥空似暝,冷光凝白。料今夜、素娥敛将银魄。

赢得空明映照,皎玉树、倩添梅华色。

待酿作,匝字祥爨,不负万祈泽。

(0)

东风第一枝二首·其一

甲子春开,庚寅吾降,东风四日先到。

旧居谁问弧悬,吉谶漫传鹊报。

毬仗灯围,已误却、雕青年少。

只赚人,三韭春盘,供得庾郎长咬。

看贴燕、粘鸡竞巧。又共占、一年佳兆。

几时归寿高堂,醉舞渔衫娇巧。

青山眷属,话绕屋梅花开早。

付风清、竹屐双鬟,雪里煮茶同老。

(0)
诗词分类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诗人
李端 黄道周 葛立方 康海 林景熙 寇准 厉鹗 陈基 陈文蔚 沈曾植 项鸿祚 石介 陈允平 马祖常 袁凯 汤显祖 卢照邻 赵构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