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气侵瓶暖,雷声动枕斜。
- 拼音版原文全文
寄 题 巨 源 禅 师 唐 /薛 能 风 雨 禅 思 外 ,应 残 木 槿 花 。何 年 别 乡 土 ,一 衲 代 袈 裟 。日 气 侵 瓶 暖 ,雷 声 动 枕 斜 。还 当 扫 楼 影 ,天 晚 自 煎 茶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禅思(chán sī)的意思:指禅宗思维,即通过冥想和静心达到超越世俗的境界。
风雨(fēng yǔ)的意思:风雨是一个形容词词组,用来形容困难、艰险的境遇或艰苦的环境。
袈裟(jiā shā)的意思:指佛教僧人穿的衣服,也用来比喻假装虔诚或伪装自己。
煎茶(jiān chá)的意思:指用热水冲泡茶叶,也比喻用热水煮沸。
木槿(mù jǐn)的意思:比喻人品高尚、道德品质好。
日气(rì qì)的意思:指人情冷淡、气氛冷漠,没有热情和活力。
扫楼(sǎo lóu)的意思:指逐层检查或搜索,寻找特定的人或物。
乡土(xiāng tǔ)的意思:指乡村的土地、风俗、传统等。
一衲(yī nà)的意思:指僧人穿的袈裟,比喻人唯一的衣物或家当。
- 翻译
- 在风雨中禅意之外,木槿花想必已凋零殆尽。
不知在哪个年份离开了故乡,一件僧衣成了我的全部行装。
阳光透过瓶子温暖着我,雷声在耳边轻轻响起,斜照着枕头。
夜晚来临,我将清扫楼台的阴影,独自煮一壶茶。
- 注释
- 禅思:指禅定中的深思或冥想。
残:剩余,凋零。
衲:僧衣上的补丁,这里指僧袍。
袈裟:佛教僧侣穿的长袍。
日气:阳光的热量。
雷声:自然的声音,可能暗示时间的流逝。
楼影:楼台的阴影,可能象征孤独或静谧。
煎茶:烹煮茶叶,通常指品茗,也寓含生活简朴之意。
-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薛能的作品,名为《寄题巨源禅师》。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表达游子思乡之情和对佛法修行者的赞美之作。
“风雨禅思外”,表现了在风雨交加的环境中,内心却能保持一种超然物外的禅悟能力。“应残木槿花”则是说即便是在荒凉破败的地方,也能见到微小生命力顽强生存的情景,这或许暗示了诗人对坚韧不拔精神的赞赏。
“何年别乡土”,表达了诗人对远离家乡的时日的怀念和不确定性。“一衲代袈裟”则是说用一件简单的僧衣来比喻自己的生活,如同佛教中僧侣所穿的袈裟,既简约又充满宗教意味。
“日气侵瓶暖”,描绘了阳光透过器物使其温热的画面,这是对平静生活的一种写照。“雷声动枕斜”则是在安静之中突然响起的雷声,给人一种惊醒的感觉,但同时也是一种自然界力量的展现。
“还当扫楼影”,诗人希望自己能够清理心中的杂念,就像清扫尘埃一样。“天晚自煎茶”则是到了傍晚时分,独自煮一壶清茶,以此来慰藉自己的孤独与寂寞。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和内心世界的抒发,展现了诗人一种超脱世俗、宁静致远的情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金缕曲
过翼流光逝。每相逢、联床听雨,笺经斠史。
老去加餐犹矍铄,画取珠庵双桂。
还写破、莫干山翠。
后约东湖春风棹,叹仙楼、依旧玄珠碎。
谁唤醒,老龙睡。范田杜厦论心事。
又湖滨、丛祠略广,宜山旧例。
铸雪抟冰当食报,行与逋仙同祀。
且共定、太邱私谥。
心化余霞寒江暮,到海枯、石烂终成绮。
辞不尽,继之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