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理斋爱吟草·其一》
《题理斋爱吟草·其一》全文
清 / 吴玉纶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鱼]韵

亮节曾闻烈日如,巴山藏碧廿年馀。

遗编到处淋漓在,不见濡毫上书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巴山(bā shān)的意思:指巴蜀山区,也泛指险峻的山岳地带。

不见(bú jiàn)的意思:不再见到,失去联系

到处(dào chù)的意思:四处,各个地方

亮节(liàng jié)的意思:坚守节操,不受诱惑和压力的影响。

烈日(liè rì)的意思:指阳光强烈的夏日,也用来形容极度炎热的天气。

淋漓(lín lí)的意思:形容流动的水或液体充分而顺畅。

濡毫(rú háo)的意思:用湿毛笔写字,比喻笔力优美流畅。

上书(shàng shū)的意思:上书是一个动词成语,指的是将文字写在书籍、文件等物品上面。

遗编(yí biān)的意思:指留下来的残篇,也指作者的遗著。

鉴赏

这首诗《题理斋爱吟草(其一)》由清代诗人吴玉纶所作,通过“亮节曾闻烈日如,巴山藏碧廿年馀”两句,描绘了诗人对理斋先生作品中高洁情操的赞美与敬仰。巴山藏碧,暗示理斋先生的作品如同深藏于巴山之中的碧玉,历经岁月而不减其华彩,隐喻其作品的珍贵与不朽。

“遗编到处淋漓在”,则进一步强调了理斋先生作品的广泛流传与深远影响,仿佛他的文字如同墨汁一般,在各个地方都留下了深深的印记。这里的“淋漓”不仅指文字的丰富与饱满,更蕴含着情感的充沛与表达的淋漓尽致。

最后一句“不见濡毫盾上书”则表达了对理斋先生作品的一种遗憾与期待。濡毫,即蘸满墨水的笔,常用来形容书写或创作的过程。盾上书,可能是指在盾牌上书写,这里或许是一种比喻,意指在某种特殊或非传统的地方留下自己的文字。这句话意味着尽管理斋先生的作品广为人知,但似乎并未在某些特定的、具有象征意义的地方留下特别的印记,这既是对理斋先生作品的一种惋惜,也是对其作品影响力的一种期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理斋先生作品的赞美与反思,展现了对文学艺术价值的深刻理解,以及对优秀作品能够跨越时空界限,持续影响后人的美好愿景。

作者介绍

吴玉纶
朝代:清

猜你喜欢

直庐夜宿感怀·其一

飒飒西风夜正阑,独依禁篽畏清寒。

聊将闲散容吾拙,敢诩文章副此官。

一枕渐催乡梦近,九秋谁念客衣单。

南来鸿雁应相识,期尔成行振羽翰。

(0)

观兵

捷书传楚塞,使相议征蛮。

伏莽熊皮甲,簪花鹿角鬟。

炎风生万灶,杀气动三关。

莫学浛洭水,东流更不还。

(0)

送徐咏亭舅氏之官吴中·其一

人生百寒暑,能经几离别。

一别动十年,四十去如瞥。

甥舅若昆季,稚齿相蛩蟨。

镫唇复砚尾,情境入梦咽。

去年京洛来,素衣泪痕湿。

今年向苕霅,荆树骇摧折。

母氏鲜兄弟,门祚惧衰苶。

努力加餐饭,无为百忧结。

(0)

水乐洞

琤琤复琮琮,恍惚溪语接。

爽籁奏宫商,清风扑眉睫。

深林不见人,径僻但栖蝶。

我欲携琴来,隐居巢密叶。

(0)

夜泊

篷背声潇潇,湿云堕江浒。

扁舟钧鱼城,一夜巴山雨。

酒醒离忧集,江空暮涛聚。

细数柝声残,天明渡沙浦。

(0)

送周荇农北上·其一

抵节休歌《行路难》,出门一笑向长安。

天回八极风云壮,江走孤篷雨雪寒。

韫玉旧曾伤卞璞,断犀今合淬吴干。

嘲啾燕雀浑间事,独立苍茫振羽翰。

(0)
诗词分类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诗人
蒋廷锡 虞世南 叶绍翁 王粲 郭嵩焘 贯云石 邢昉 张华 殷云霄 王僧孺 陈德武 翁承赞 李因笃 程文海 高克恭 齐之鸾 魏源 欧阳詹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