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瓣香(bàn xiāng)的意思:形容花朵香气浓郁。
臭味(chòu wèi)的意思:指人与人之间相互投合,彼此有共同的利益、爱好或喜好。
春风(chūn fēng)的意思:形容人在顺利、得意的时候的心情愉快。
典衣(diǎn yī)的意思:指代典型的服饰,也比喻身份显赫的人。
膏沐(gào mù)的意思:指受到优厚待遇,享受荣华富贵。
阁笔(gé bǐ)的意思:阁笔是指高官或学者在阁楼上写作或书写文章的笔。
工于(gōng yú)的意思:精通于、擅长于
孤山(gū shān)的意思:指孤立的山峰或独立的山岭,也用来形容一个人在社会中孤独无助。
孤芳(gū fāng)的意思:指一个人在某个领域或环境中独自杰出、独树一帜。
何似(hé sì)的意思:表示与之相比或相似的事物相差很远,形容差距非常大。
何时(hé shí)的意思:何时表示询问时间,问什么时候。
寂寂(jì jì)的意思:寂寞、冷清
酒醉(jiǔ zuì)的意思:喝酒过量,醉得不省人事。
兰芷(lán zhǐ)的意思:兰芷是指兰草和芷草,比喻品德高尚、清雅纯洁的人。
磊落(lěi luò)的意思:指人的性格豪爽、坦率,不做作、虚伪,有胆识和正直的品质。
罗浮(luó fú)的意思:形容事物美丽多姿、繁华盛大。
茅舍(máo shè)的意思:指简陋的房屋或住所。
梅花(méi huā)的意思:指人的品质或才能在逆境中得以展现出来。
梦断(mèng duàn)的意思:指美好的梦想破灭或希望落空。
群雄(qún xióng)的意思:指众多英雄豪杰聚集在一起的场景。
三花(sān huā)的意思:指同一件事物或同一类事物的三个代表或三个典型。
骚坛(sāo tán)的意思:指文学艺术领域的圈子或界限。
舍中(shè zhōng)的意思:指在自己的家中,也就是“舍”中,做出了某种选择或者决策。
天人(tiān rén)的意思:指人与天之间的关系,也表示人的品德高尚、超凡脱俗。
未必(wèi bì)的意思:不一定,可能不
为容(wéi róng)的意思:为了迎合别人的意愿或让人满意而改变自己的行为或态度。
下风(xià fēng)的意思:处于劣势,不占上风。
湘累(xiāng lèi)的意思:形容人或物处于疲惫不堪的状态。
相识(xiāng shí)的意思:相互认识,互相了解
醒眼(xǐng yǎn)的意思:形容事物清晰明了,容易看清楚,引申为觉悟、警觉。
玉堂(yù táng)的意思:指高贵、尊贵的地方或场所。
谪仙(zhé xiān)的意思:指人被贬低、被排斥或被迫离开原本的环境,像仙人一样被放逐。
罗浮梦(luó fú mèng)的意思:指虚幻、不切实际的梦幻世界。
一瓣香(yī bàn xiāng)的意思:形容香气非常浓郁,令人陶醉。
千红万紫(qiān hóng wàn zǐ)的意思:形容花朵盛开,色彩斑斓,美丽绚烂。
- 注释
- 疏篱:稀疏的篱笆。
玉堂:豪华的厅堂。
茅舍:简陋的房屋。
孤芳:独自芬芳的花朵。
涴:沾染。
罗浮:古代山名。
孤山:杭州西湖附近的名胜。
谪仙:指李白,因其才华横溢,被称为‘谪仙人’。
骚坛:文坛,这里指诗歌创作领域。
膏沐:比喻美女或美好的事物。
湘累:指屈原,因投湘江而死,后世尊称为湘妃。
磊落:坦率,光明磊落。
悰:心情,情绪。
梅翁:对梅花的敬称,也可能是对某位爱梅者的称呼。
- 翻译
- 稀疏的三花两朵在东边篱笆旁盛开,玉堂的华美怎能比得过茅屋中的朴素。
它独自芬芳,不被春风沾染,尽管百花争艳,但它独树一帜。
罗浮山的梦境在孤山中断,寂静中无人追寻那两位隐士的足迹。
谪仙李白如同天人,在梅花的世界里称霸,而文坛上众多才子犹如群雄争霸。
我与梅花交往已二十年,对于写梅诗,我自认为已达极致。
然而我在写梅诗上更为笨拙,没有佳人陪伴,又有谁能欣赏我的容颜。
湘妃虽醒,却认不出我,兰花和芷草的香气可能并不相同。
何时能卖掉衣物换酒,在梅花下醉倒,借此倾诉我心中的郁结。
诗写完后,我搁笔对梅微笑,这一瓣清香献给梅翁。
- 鉴赏
这首宋诗《和李梅南对梅韵》以梅花为主题,通过对比玉堂与茅舍,孤芳与群艳,表达了诗人对梅花的独特欣赏和对其高洁品质的赞美。首句“三花两花疏篱东”描绘了梅花在简陋篱笆旁的淡雅景象,暗示了梅花的清高孤傲。
“玉堂何似茅舍中”则以反问形式,强调了诗人认为梅花的美质胜过华丽的环境。接下来,“孤芳不受春风涴,千红万紫俱下风”进一步赞美梅花的独立不群,即使在百花凋零时,它依然保持自我,不受世俗影响。
“罗浮梦断孤山杳,寂寂谁蹑二子踪”借罗浮山和孤山的意象,表达了对梅花隐逸之志的敬仰。诗人将李白(谪仙)和屈原(湘累)两位文化名人的品格与梅花相提并论,称其为梅国的霸主和骚坛的领袖。
“我交梅花二十冬,梅工于诗例合穷”表明诗人与梅花的深厚情谊,以及自己对梅花诗艺的追求。然而,诗人自谦“我穷于梅诗更拙”,表示虽然自己在写梅诗上尚有不足,但对梅花的热爱不减。
“湘累醒眼不相识,兰芷未必臭味同”暗指自己与世俗格格不入,如同屈原不被理解,而梅花与兰花、芷草的香气虽异,却同样高洁。
最后,诗人许下愿望:“何时典衣买酒醉梅下,浇我磊落写我悰”,希望有一天能以卖衣物的钱买酒,在梅花下畅饮,以此来抒发自己的情怀,并在诗作完成后,对着梅花微笑,表达对梅花的敬意,称其为“梅翁”。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通过对梅花的描绘和赞美,展现了诗人的人格追求和艺术理想。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