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承嘉弟遣弟承规挈舟送客武昌舟还金矶适族弟承敬会矶下许相挽而上舟覆规与敬得拯规遂舍舟而归承嘉欲令规求舟止以诗》
《承嘉弟遣弟承规挈舟送客武昌舟还金矶适族弟承敬会矶下许相挽而上舟覆规与敬得拯规遂舍舟而归承嘉欲令规求舟止以诗》全文
明 / 庄昶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侵]韵

尔弟矶头陆沉茫茫不记此来心。

扁舟值得多少,天与平安抵万金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安抵(ān dǐ)的意思:安定,安全

扁舟(piān zhōu)的意思:指小巧轻便的船只,也用来比喻身世低微或贫寒的人。

多少(duō shǎo)的意思:表示数量或程度的不确定,有时也表示询问。

矶头(jī tóu)的意思:指河流的两岸或湖泊的边缘。

陆沉(lù chén)的意思:指大陆下沉。比喻国家或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出现严重的衰落、衰退。

茫茫(máng máng)的意思:形容无边无际,没有边界或方向,迷茫无助的状态。

平安(píng ān)的意思:指人民安居乐业,国家安定无事。

万金(wàn jīn)的意思:形容价值非常高,无法估量的财物。

值得(zhí de)的意思:值得表示某事或某物具有一定的价值或意义,值得去做或值得被关注。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兄弟间深情厚谊以及面对意外时的相互扶持。诗中“尔弟矶头真陆沉,茫茫不记此来心”两句,生动地刻画了弟弟在江边等待兄长归来时的焦虑与迷茫,表达了对兄长安全归来的深切期盼。接着,“扁舟值得曾多少,天与平安抵万金”则赞美了平安归来的价值,将兄弟间的团聚比作无价之宝,强调了家人团聚的珍贵和幸福。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富有哲理的表达,展现了兄弟之间深厚的情感纽带,以及在困难面前相互支持、共度难关的精神风貌。诗中蕴含的人性光辉和亲情力量,让人感受到温暖与感动。

作者介绍
庄昶

庄昶
朝代:明

庄昶(1437~1499)明代官员、学者。字孔暘,一作孔阳、孔抃,号木斋,晚号活水翁,学者称定山先生,汉族,江浦孝义(今江苏南京浦口区东门镇)人。成化二年进士,历翰林检讨。因反对朝庭灯彩焰火铺张浪费,不愿进诗献赋粉饰太平,与章懋、黄仲昭同谪,人称翰林四谏。被贬桂阳州判官,寻改南京行人司副。以忧归,卜居定山二十余年。弘治间,起为南京吏部郎中。罢归卒,追谥文节。昶诗仿击壤集之体。撰有《庄定山集》十卷。
猜你喜欢

西江月 间步州南古堤

返照斜明双塔,乱山回远孤城。
年来风物似升平。
人说三王善政。
世事正宜静待,田园好去躬耕。
云闲归鸟有遗声。
唤起投林高兴。

(0)

西江月 寿李彦祥

近岁忆游竹里,今年来遇生朝。
平生洒落邑中豪。
邂逅风神不老。
赏尽山阳烟景,去翻亳海云涛。
太行晴色任秋高。
人与黄花长好。

(0)

好事近 过南云门

南北两云门,竹圃稻畦如画。
罢亚黄云万顷,自长渠飞洒。
太行钟秀尽三乡,形胜*高下。
笑我年来用舍,似田间秧马。

(0)

浣溪沙 题韩氏别墅

翠竹连村白沙。
小*回抱一川斜。
旋开幽沼听鸣蛙。
樵客局边惊橘乐,黄尘门外任蜂衙。
树头山色晚来佳。

(0)

木兰花慢 为史总帅尊夫人之寿

霭长筵拜庆,似眉寿,几人同。
更绿发垂肩,方瞳炯漆,五福尊崇。
风流大家仪*,甚能移、子孝作臣忠。
猎猎征东汉*,堂堂南下殊功。
一江春醉醒中。
都卷入歌钟。
看和气怡声,承颜起舞,袖锦翻红。
云闲婺光分彩,尽萧然、林下谢家风。
笑拥满庭兰玉,年年乐事无穷。

(0)

春从天上来 承御韩氏者,祖母之 也,姿淑

御。
事金宣宗天与二帝,历十有九年,正大末以放出宫。
明年壬辰,鉴辂乐巡,又明年国亡于蔡,韩遂谪石抹子昭,相与流寓许昌者余十年,大元至元三年,弟澍为汲令,自许迎致淇上者累月。
一日酒间,谈及宫掖故事,感念畴昔,如隔一世而梦钧天也,不觉泣下,予亦为之欷也。
今将南归,赘儿子丑于许,既老且贫,靡所休息,而抱秋娘长归金陵之感,乃为赋此,庶几据写哀怨,洗亡国之愁颜也。
且使好事者倚其声而歌之,不必睹遗台而兴嗟,遇故都而动黍离之叹也。
岁丙寅秋九月重阳后二日,翰林罗绮深宫。
记紫袖双垂,当日昭容。
锦对香重,彤管春融。
帝座一点云红。
正台门事简,更捷奏、清画相同。
听钧天,侍瀛池内宴,长乐歌钟。
回头五云双阙,恍天上繁华,玉殿珠栊。
白发归来,昆明灰冷,十年一梦无踪。
写杜娘哀怨,和泪把、弹与孤鸿。
淡长空。
看五陵何似,无树秋

(0)
诗词分类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诗人
李齐贤 王微 王贞白 徐灿 仓央嘉措 尤袤 黄任 瞿佑 陈廷敬 钱镠 姚燧 高骈 谭用之 崔道融 王庭筠 李瓒 顾非熊 包恢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