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有瓦桥城,路失金堤石。
不见秋归壑,那免春无麦。
坐愧田居怀,未办经世策。
不见(bú jiàn)的意思:不再见到,失去联系
残月(cán yuè)的意思:指月亮已过了中秋,只剩下一边或一半的样子。也用来形容事物不完整或残缺不全。
苍茫(cāng máng)的意思:形容广阔辽远、无边无际的样子。
沧洲(cāng zhōu)的意思:指时间的流逝和事物的变迁。
凫雁(fú yàn)的意思:凫雁是指野鸭和大雁,比喻人们离群索居,不与世俗接触。
歌子(gē zǐ)的意思:指吟咏歌曲或诗歌。
河伯(hé bó)的意思:指长江的神,也泛指大河的神灵。
湖泽(hú zé)的意思:湖泽是指湖泊和泽地,比喻广阔的水域或土地。
金堤(jīn dī)的意思:指财富积累,堆积如山,形容财富丰富。
经世(jīng shì)的意思:指治理国家、处理世事。
鸣蛩(míng qióng)的意思:指孤独无助,无人理解或无人回应的状态。
拍拍(pāi pāi)的意思:安慰、抚慰
轻桡(qīng ráo)的意思:轻轻地摇动船桨,比喻轻松自在地行走或工作。
葭菼(jiā tǎn)的意思:指繁茂的草木、芦苇丛生的地方。
想见(xiǎng jiàn)的意思:希望见到某人或某物。
萧萧(xiāo xiāo)的意思:形容风声、树叶等发出的声音,也可形容草木凋零、寂静无声。
烟波(yān bō)的意思:指水面上烟雾缭绕,波纹起伏的景象,形容水面景色美丽、宜人。
咫尺(zhǐ chǐ)的意思:指距离非常近,形容事物或人之间的距离极短。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乘舟于赵北口的所见所感,充满了对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和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
首句“鸣蛩泺岸秋”以秋日蛩鸣与泺岸相映衬,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凄凉的氛围,暗示着季节的更迭和时光的流逝。接着“残月赵水白”,描绘了一幅月色如洗、水波不兴的画面,月光洒在赵水之上,显得格外明亮纯净,为整个画面增添了几分静谧之美。
“舍辔理轻桡,苍茫尽湖泽。”诗人放下缰绳,轻轻划动船桨,随着船行,眼前的景象逐渐展开,一片辽阔的湖面映入眼帘,展现出大自然的广阔与深邃。
接下来的几句“葭菼远萧萧,凫雁时拍拍”,通过芦苇的萧瑟和水鸟的拍翅声,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宁静与生机。芦苇随风摇曳,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故事;水鸟或飞或落,增添了几分动态美。
“地有瓦桥城,路失金堤石。”诗人注意到远处有一座瓦桥城,但道路已难寻昔日的金堤石,暗示了历史的变迁和时间的无情。
“民昨歌子威,皇今谓河伯。”这里运用典故,表达了对百姓生活的关注以及对权力者的反思,反映了诗人对社会问题的深入思考。
“不见秋归壑,那免春无麦。”诗人感慨于自然界的循环规律,提醒人们要珍惜当下,因为春天的丰收离不开秋天的辛勤耕耘。
最后,“坐愧田居怀,未办经世策。”诗人自省,虽然心系农事,却未能提出有效的治国之策,流露出对自己能力的谦逊和对国家大事的忧虑。
“想见沧洲人,烟波偭咫尺。”诗人想象着那些隐居在水边的人们,他们或许能在这片烟波浩渺之中找到内心的平静与自由。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对历史变迁的感慨以及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老蛟何年蜕奇骨,化作枯梅在空谷。
根回微暖欲漏春,风织烟丝裂轻縠。
仙姿疑隔云母帘,欲露不露谁敢觇。
洗髓直求银汉水,飘香肯向含章檐。
至今留得明月影,误寄芳魂呼未醒。
却思深雪在江南,罗袜生尘寒夜永。
广平心肠铁石顽,无情空对冰玉颜。
青鸟来迟碧天阔,梦飞不到罗浮山。
桃李竞春风,葩叶交相媚。
纷纷绮罗子,日向花间醉。
病柏倚颠崖,颜色苦憔悴。
幽人致深情,滋培不忍弃。
繁华悦人目,宜为世同嗜。
幽人独何心,弃旧德所忌。
三北不为怯,知心良足贵。
易播义所重,遑恤害与利。
悠悠百世间,高风岂云坠。
停云起遐思,良晤何当遂。
安得附冥鸿,致我区区意。
江近海势斗,中流孤岛分。
化城若浮出,钟梵空中闻。
真僧何方来,于兹巢白云。
鱼龙虎法界,日月栖山门。
而我泛梗踪,偶因涤嚣纷。
真源杳莫测,积气长氤氲。
一洒甘露言,便觉苏焦焚。
栖身恍圆镜,永绝诸漏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