徘徊噎不语,空使泪沾裳。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处断(chǔ duàn)的意思:指处理问题或纠纷时做出决断,解决疑难情况。
登高(dēng gāo)的意思:指登上高山或高楼,比喻达到较高的位置或境地。
河梁(hé liáng)的意思:河梁是指河流的桥梁,引申为连接两地、沟通交流的纽带。
弥长(mí cháng)的意思:形容时间、距离等非常长、无法估量。
徘徊(pái huái)的意思:指人在某个地方来回走动,犹豫不决,无法下定决心。
山落(shān luò)的意思:山峰落下,形容山势陡峭。
晚吹(wǎn chuī)的意思:晚上吹风。形容人晚上在室外乘凉、散步。
望乡(wàng xiāng)的意思:指思念家乡或故乡的情感。
夕阳(xī yáng)的意思:夕阳是指太阳在西方下山的时候的景象,也用来比喻人的晚年或事物的衰落阶段。
- 翻译
- 走出门外经过河上的桥梁,登上高处试图眺望家乡。
云朵在忧愁的地方中断,河流随着思绪愈发绵长。
傍晚的风拂过低矮的草丛,远方的山峦映衬着落日余晖。
来回走动,哽咽得说不出话,只能让泪水沾湿衣裳。
- 注释
- 出户:走出门外。
河梁:河上的桥梁。
登高:登上高处。
望乡:眺望家乡。
云随:云朵随之。
愁处断:在忧愁的地方中断。
川逐:河流追逐。
思弥长:思绪更加绵长。
晚吹:傍晚的风。
低丛草:低矮的草丛。
遥山:远方的山峦。
落夕阳:映衬着落日。
徘徊:来回走动。
噎不语:哽咽得说不出话。
空使:只能让。
泪沾裳:泪水沾湿衣裳。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夏日乡村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家乡的深切思念。开篇“出户过河梁,登高试望乡”两句,生动地展现了诗人跨过门槛,越过小桥,攀登高处以便远眺家园的情景,透露出一种迫不及待的怀乡之情。
接下来的“云随愁处断,川逐思弥长”两句,则是对上述情感的深化。诗人通过自然景物——云与河流的延续性,将个人情感与大自然紧密相连,以此象征内心的孤独和思念之深远。
“晚吹低丛草,遥山落夕阳”两句,描绘了夏日傍晚的景色。微风轻拂过杂草,而远处的山峦在夕阳的照耀下显得格外温馨。这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摹,也暗示着诗人内心深处的平和与宁静。
最后,“徘徊噎不语,空使泪沾裳”两句,则表达了诗人的哀伤。徘徊不语,是因为语言难以表达心中的千言万语;而“空使泪沾裳”,则是内心的悲凉与孤寂在眼泪中得到了释放,虽无人知晓,却让诗人的衣襟也被濡湿。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精细描绘和情感的深刻表达,展现了一个夏日里,对家乡充满无限思念的人的情感世界。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