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斋独坐拥残薪,笔有枯芒研有鳞。
竟日飞霾无却处,一层吹了一层尘。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独自在空荡的书房中静坐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内心的孤独与思考。首句“空斋独坐拥残薪”直接点明了环境的清寂与诗人的孤独状态,残薪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生活的简朴。接下来,“笔有枯芒研有鳞”则通过笔尖和砚台的状态,进一步渲染了书房的冷清与诗人的专注。
“梦里风窗听似语,山中烟树念如人”两句,将梦境与现实交织在一起,通过风声和山中景象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远方或内心深处的思念之情,仿佛自然界的每一个元素都在诉说着某种情感。
“儿童也解谈东事,箫鼓何因动壮邻”这两句转而描绘了外界的热闹与诗人内心的平静形成对比,儿童的谈话和远处传来的箫鼓声,似乎触动了诗人的思绪,引发了他对生活、对社会的思考。
最后,“竟日飞霾无却处,一层吹了一层尘”以自然界的雾霾比喻人生的迷茫与困境,表达了诗人面对生活中的种种困难时的无奈与挣扎,同时也暗示了他寻求解脱与理解的决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内心世界和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