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蝉》
《蝉》全文
宋 / 叶茵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壁间吟不待秋时,吟苦中宵动客悲。

劝汝不须催妇织,家家五月卖新丝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须(bù xū)的意思:不必,不需要

不待(bù dài)的意思:不等待,不耐烦

家家(jiā jiā)的意思:指家家户户、每家每户。表示普遍、广泛。

新丝(xīn sī)的意思:指刚出生的婴儿的头发。也比喻新生事物或新兴事物。

中宵(zhōng xiāo)的意思:指夜晚的中间时刻,也可以指夜深人静的时候。

翻译
墙壁上的诗无需等到秋天才吟诵,深夜的吟唱让过客感到悲伤。
我劝你不必催促妻子纺织,因为每家每户在五月都会出售新丝。
注释
壁间:墙壁上。
吟:吟诵诗歌。
待:等待。
秋时:秋季。
苦:痛苦。
中宵:深夜。
动:触动。
客:过客。
悲:悲伤。
劝:劝告。
催:催促。
妇:妻子。
织:纺织。
五月:农历五月。
卖:出售。
新丝:新丝线。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女词人叶茵的作品《蝉》。诗中的意境和情感表达都颇具特色,下面进行鉴赏:

首先,"壁间吟不待秋时,吟苦中宵动客悲" 这两句描绘了诗人在室内低声吟咏,不必等到秋天,就能感受到一种深沉的寂寞与哀愁。"吟苦"表明词人的心境并不平和,而是带着苦涩的情感在进行创作。"中宵"即夜半时分,暗示了诗人可能是在深夜里静思,这种时候往往容易引发内心的波动,使得客居他乡的人感到更加悲哀。

接着,"劝汝不须催妇织,家家五月卖新丝" 两句则是诗人对读者的劝告。这里的"汝"是一个古代的第二人称,即你。诗人在告诉对方,不必急于催促妇女匆忙地织布,因为到了农历的五月,每个家庭都会有新的丝线待售。这两句既展示了诗人的温柔与关怀,也反映出一个和谐的田园生活场景。

整首诗通过对夜晚寂寞情感的描写,以及对日常生活细节的观察,展现了叶茵特有的女子情怀和她对生活的细腻感受。

作者介绍

叶茵
朝代:宋   字:景文   籍贯:吴江笠泽

吴江笠泽人,字景文。不慕荣利,萧闲自放,名其所居曰“顺适堂”,与徐玑、林洪相唱和。其诗闲雅清矫,与魏野、林逋风格相近,如《古意》、《竹风水月》等多为淡泊清雅之作。著《顺适堂吟稿》五卷。 
猜你喜欢

答李侍郎嘉定庚辰冬之官成都至城外驿侍郎亦赴镇常得相遇于道惠诗答之

柏竹老岁寒,梅矾澹春风。

邂逅万里桥,相对双鬓蓬。

论心岂无酒,举盏不忍空。

恐渠道旁嗤,咄咄醉颊红。

送以静观颐,答以晦养蒙。

障尘马上去,意气如飞鸿。

荆州旧分虎,武陵世凭熊。

所至相劳苦,父老携儿童。

地偏舞袖长,鸡脊牛鼎丰。

甘棠子孙枝,蒙密成芳丛。

闻之白玉堂,起草谁其工。

要为官择人,颇牧还禁中。

胸藏经济方,医国收全功。

世事俱尘土,惟有汗竹公。

雨足芎茁苗,风暖蒲长茸。

离索抱孤影,目断三峡东。

(0)

峡山飞来寺

万里星槎海上旋,名山今喜得攀援。

猿挥孙恪千年泪,月照维摩半夜禅。

磴长荒苔人迹少,崖攒古树鹊巢悬。

江流上溯曹溪水,时送钟声到寺前。

(0)

寿邕州赵守

大厦开朱明,物态丰且硕。

薰弦发新奏,生意转无极。

间气清而和,融结赋有德。

碧梧挺幽干,旷度漫九泽。

富哉学古胸,仁义供服食。

浑朴希世珍,外温而内直。

骅骝开道路,声光日斯赫。

九关通籍初,南来坠双舄。

片心清彻底,杯水饯泥轼。

京兆入幕宾,去天不盈尺。

佳最入聪纩,行行陟文石。

邕为五管雄,地控西南域。

专阃难其人,弄印无以易。

袖却经纶手,天边树牙戟。

猩獠丛篁中,深栖而屏息。

夜月照铜柱,警囊声寂寂。

边人解带卧,危地成乐国。

屏风御墨鲜,早晚来召驿。

愧我朴樕才,潦雾甘远役。

题坐遇知己,孤根费培植。

崧高生申甫,好语諠井陌。

碧油塞云端,阻莫陪贺客。

歌咏淇奥诗,清脩如圭璧。

他年玉班头,苍髯而赤黻。

(0)

送人下第归吴

莺老计还失,负书归故乡。

杏园无近路,泽国有高堂。

白鸟迷幽浦,寒猿叫夕阳。

离怀休堕泪,春草正茫茫。

(0)

夜怀寄友生

遥夜独无趣,恍然思故交。

泉声飞石壁,星影动林梢。

志壮难低俗,情闲任献嘲。

秋山虽入望,犹不似衡茅。

(0)

天衣寺

万壑千岩非浪闻,十峰双涧不须论。

袈裟旋化空王服,宫殿曾招帝子魂。

山向马头回禹穴,溪分燕尾入云门。

秋行既了登临愿,草草题诗对绿尊。

(0)
诗词分类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诗人
杨云翼 乔吉 萧观音 伍乔 窦光鼐 桓温 薛莹 虞羲 雍裕之 冯班 綦毋潜 周亮工 易祓 李贤 李文田 侯方域 蓝鼎元 江为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