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贝叶(bèi yè)的意思:贝叶意为贝壳的叶子,比喻微小而珍贵的东西。
禅关(chán guān)的意思:指心境安宁,没有烦恼和杂念。
吹散(chuī sàn)的意思:吹散指把东西散开、分散。
佛坛(fó tán)的意思:指能够让人心生敬畏、令人敬重的地方或人物。
过堂(guò táng)的意思:指审理案件或处理事务时通过法庭或堂会进行公开的辩论。
红春(hóng chūn)的意思:红春是指春天的景象红艳美丽,形容春天的景色和气氛十分美好。
寂寂(jì jì)的意思:寂寞、冷清
讲座(jiǎng zuò)的意思:指专家学者在特定场合进行的公开演讲或教学活动。
空翠(kōng cuì)的意思:形容山水景色清新秀丽。
狂风(kuáng fēng)的意思:形容风势猛烈,强大而狂暴
落红(luò hóng)的意思:指花朵凋谢或红色的东西脱落。
漫漫(màn màn)的意思:长时间或长距离的、漫长的、无尽的
衲衣(nà yī)的意思:指僧人穿的衲衣。比喻清贫无聊的生活。
三竿(sān gān)的意思:形容酒量极大。
上林(shàng lín)的意思:指皇家园林,也用来形容花木繁盛、景色优美的地方。
薰笼(xūn lóng)的意思:指人们在受到压迫、束缚或困扰时,感到无法自由呼吸、无法自由行动的状态。
日三竿(rì sān gān)的意思:指一个人每天饮酒过量,酒量大得令人惊讶。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深邃的古寺景象。首联“过堂钟罢日三竿,如雾如烟锁佛坛”以“过堂钟”和“日三竿”点明时间,营造出一种静谧的氛围,接着用“如雾如烟锁佛坛”形象地描绘了古寺在晨光中的朦胧美,仿佛整个佛坛都被一层轻纱般的雾气所笼罩。
颔联“满地落红春寂寂,上林空翠画漫漫”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寂静与美丽。满地的落花与春天的寂静形成鲜明对比,展现出一种淡淡的哀愁之美;而“上林空翠画漫漫”则通过“空翠”二字,描绘出山林间弥漫的青绿色调,仿佛一幅生动的山水画卷缓缓展开。
颈联“衲衣频焙薰笼暖,贝叶浓翻讲座寒”则转向对僧侣生活的描写。通过“衲衣”、“薰笼”、“贝叶”等元素,展现了僧侣们的生活状态和精神追求。这里既有对温暖生活的向往,也有对知识和智慧的渴望,体现了佛教文化中对内心平静与精神追求的重视。
尾联“安得狂风为吹散,重扶短杖叩禅关”表达了诗人希望打破当前宁静,寻求更深一层的精神探索的愿望。这里的“狂风”象征着打破现状的力量,“禅关”则是指深入禅修的心灵境界。整首诗通过对古寺景色的细腻描绘,以及对僧侣生活和精神追求的刻画,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宁静生活以及精神探索的深刻感悟。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月眉池行
当年游玩地,荒凉剩故园。
几湾深浅水,半亩月池存。
故老传遗事,盛衰安足论。
台榭今已墟,破闼为茅轩。
牛羊下日夕,老树擢貆猿。
明月映眉生,寒蚓诉秋繁。
破莲无完衣,露白咽孤鸳。
閒花恋旧蝶,寂寞落黄昏。
游鱼唼淰淰,故宅在藻蕴。
未若兹鱼乐,姁妪儿与孙。
荒塘稍延伫,流水声潺湲。
拟欲留题去,临题无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