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尾翻风双剪轻。柳眠惊觉乱啼莺。
四旬有五半分春。
半分(bàn fēn)的意思:表示分割、分离、分开的意思,也可表示程度、数量的一半。
不消(bù xiāo)的意思:不需要,没有必要
不怕(bù pà)的意思:不害怕,不畏惧
此时(cǐ shí)的意思:指当前的时刻或时候。
分春(fēn chūn)的意思:指冬天即将过去,春天即将到来。
寒食(hán shí)的意思:指寒食节,也指寒食节期间的寒食禁火。
惊觉(jīng jué)的意思:突然觉悟,突然意识到某个事实或真相。
梦中(mèng zhōng)的意思:指在梦中,不真实的情景或境况。
怕不(pà bù)的意思:表示推测或强调某种可能性非常大,几乎可以肯定。
三更(sān gēng)的意思:指夜间的最后一更,也指深夜。
消魂(xiāo hún)的意思:形容美景或音乐等美好事物使人心醉神迷。
一个(yí gè)的意思:指一个人的言行举止,即一个人的言论和行为。
这首《浣溪沙·春半》由清代诗人周蕉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半程时节的景象与情感。
首句“燕尾翻风双剪轻”,以燕子在春风中轻盈飞翔的形象开篇,生动地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燕子的尾巴如同剪刀般轻巧地划过空气,带起微风,营造出一种轻快而和谐的画面。
接着,“柳眠惊觉乱啼莺”一句,将视角转向了柳树和黄莺。柳树似乎在春日的温暖中沉睡,但突然被黄莺的啼叫声唤醒。这里运用了拟人的手法,赋予柳树和黄莺以生命,使得整个画面更加生动有趣。
“四旬有五半分春”点明了时间,即春天已经过去了一大半,表达了时光流逝之感。同时,“半分春”也暗示了春天的美好与短暂,让人不禁感慨。
“窗外三更寒食雨,梦中一个惜花人”两句,将场景从室外转至室内,描绘了一个在寒食节之夜,窗外细雨绵绵,室内一人正沉浸在对春天花朵的思念之中。寒食雨不仅增添了季节的气息,也烘托出人物内心的哀愁与怀念。
最后,“此时不怕不消魂”一句,直抒胸臆,表达了即使在这样的时刻,也不怕被深深打动的情感。这句话既是对前文情感的总结,也是对读者的一种共鸣,让人感受到诗人对春天美好事物的深情眷恋以及对时光易逝的感慨。
整体而言,《浣溪沙·春半》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情感的抒发,展现了春天的独特魅力和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世界,是一首充满诗意与哲思的佳作。
秋色满天地,离愁感四海。
人生萍梗踪,况乃在兰茝。
平居搴撷意,梦寐或千载。
思为竹素功,安知陵谷改。
一落尘鞅间,误作荆榛宰。
国计急诛求,民命忧痍瘣。
别路指夕氛,友声赠朝采。
入林旧稽阮,结驷新元恺。
鸿雁忽分翔,兼葭宛而在。
拟报明月珠,江波起芳汇。
分手燕台几岁时,中原回首遂如斯。
频年惜别情何限,特地遥临遇亦奇。
共对今宵思昔日,却怜乐极转生悲。
相逢不忍轻相别,还订春明后会期。
愿作山前松柏枝,双双墓道长相守。
郎如逝水去不回,妾似落花再难开。
华山矶里有肠断,燕子楼头无梦回。
且教一死酬君爱,犹恐君情不相待。
故将千载绿珠愁,忙解湘灵二妃佩。
当时歌发孟才人,一声红粉委黄尘。
如君慷慨英雄志,比翼连枝亦报恩。
莫言艳骨沉荒土,烈烈芳魂自千古。
相期生死不相离,离恨天应君独补。
地久天长日月孤,人间能几女专诸。
只愁文伯宫中伴,亦有扁舟入五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