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白马(bái mǎ)的意思:指美丽的白马,引申为指美好的事物或人。
白龙(bái lóng)的意思:指纯洁无暇、高尚无私的人或事物。
长驱(cháng qū)的意思:指长时间地奔驰或长途行军。
出塞(chū sài)的意思:出塞是指从边塞地区离开,也可以指从困境中解脱出来。
春风(chūn fēng)的意思:形容人在顺利、得意的时候的心情愉快。
芙蓉(fú róng)的意思:形容女子美丽貌美。
明月(míng yuè)的意思:形容月亮明亮清澈、明朗动人,也用来比喻人的才情出众、光彩照人。
榆关(yú guān)的意思:榆关是指古代中国的边塞重要关隘,也用来比喻重要的关键时刻或关头。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边塞的壮丽景象与浓厚的战争氛围。首句“春风千队簇芙蓉”,以春风轻拂、芙蓉盛开的景象,营造出一种生机勃勃的春日氛围,似乎在预示着和平与繁荣的到来。然而,紧接着的“白马长驱似白龙”一句,通过白马疾驰的形象,瞬间将气氛转向了紧张与激烈,仿佛预示着即将到来的战事。这种由静转动、由和平转向战争的对比,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
“君到榆关歌出塞”中的“榆关”指的是山海关,是古代重要的边防要塞。这一句暗示了主人公即将前往边疆,面对可能的征战。而“歌出塞”则表达了对即将离别家园、踏上征程的复杂心情,既有对未来的期待,也蕴含着对故乡的不舍。
最后一句“万家明月泣胡烽”尤为精妙。明月之下,万家灯火,本应是温馨和谐的景象,但“泣胡烽”三个字,却将画面瞬间拉回了战争的残酷现实。烽火连天,意味着战火纷飞,万家灯火在这样的背景下显得格外凄凉,仿佛在无声地哭泣。这句诗巧妙地运用了象征手法,通过明月和烽火的对比,展现了战争给人们带来的痛苦与哀伤,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和平的渴望和对战争的反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成功地构建了一个既充满生机又暗含悲凉的边塞场景,展现了作者对战争与和平的深刻思考,以及对国家安宁的热切期盼。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诛宦官
太白入房天示儆,丞相三公俱有?。
侍中已奏天官书,北寺狱词犹上请。
五官令史发奏章,奸谋夜召共与张。
尚书诏版出胁笔,一十七阉心计长。
白头老翁短才术,援剑突门肆呼叱。
门生官属务相随,谁解尽言箴八失。于乎!
太傅死,将军诛,洛阳都亭枭血颅。
宗亲宾党一日屠,朝廷大柄归阉奴。
乃有何尚书,不肯鉴前车。
又向嘉德殿前伏,属镂诛宦官良可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