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1日(农历四月初四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山居四首·其三》
《山居四首·其三》全文
宋 / 张扩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山腰老桧结缨络,石眼飞泉鸣佩珰。

午梦悠悠谁唤觉,竹风时借枕衾凉。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飞泉(fēi quán)的意思:形容水流奔涌迅猛。

结缨(jié yīng)的意思:指两人携手并肩,共同面对困难或危险。

鸣佩(míng pèi)的意思:对人或事物表示敬佩和赞叹。

佩珰(pèi dāng)的意思:指人的品行高尚、道德修养好。

山腰(shān yāo)的意思:山腰指山的中部或中间位置。

石眼(shí yǎn)的意思:形容目光犀利,能够洞察事物本质。

缨络(yīng luò)的意思:指衣服上的绳子和扣子,比喻事物之间的联系或关联。

悠悠(yōu yōu)的意思:形容时间长久、漫长。

枕衾(zhěn qīn)的意思:指夫妻之间的亲密关系和温暖的家庭氛围。

竹风(zhú fēng)的意思:指竹子摇曳的风景,比喻清新宜人的环境。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山中居所的宁静与自然之美。首句“山腰老桧结缨络”,以“老桧”点明了山中古老的松树,其枝叶繁茂,仿佛结成了缨络,生动地展现了山林的苍劲与生机。次句“石眼飞泉鸣佩珰”,通过“石眼”和“飞泉”的形象,以及“鸣佩珰”的拟声词,营造出泉水从岩石缝隙中潺潺流出的清脆悦耳之声,如同佩戴的玉佩碰撞发出的声音,使读者仿佛能听到水声,感受到山间的清凉与宁静。

接着,“午梦悠悠谁唤觉”,描述了诗人午后沉睡的场景,午后的梦境悠长而宁静,却在某个时刻被唤醒,这里的“谁唤觉”既是对自然界的某种微妙感知的描绘,也可能是内心深处某种情感或思考的觉醒。最后,“竹风时借枕衾凉”,则将视角转向了竹林中的微风,这股风不仅带来了凉意,也借由竹叶的摇曳,为诗人提供了心灵上的慰藉和清凉,体现了山居生活的恬静与舒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山中居所的自然风光与诗人内心的宁静,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与对简单生活的向往。

作者介绍

张扩
朝代:宋

[约公元一一二二年前后在世]字彦实,一字子微,德兴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宋徽宗宣和中前后在世。工诗,词采清丽。崇宁中(公元一一o四年左右)进士。授国子监簿,迁博士,调处州工曹,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寻充馆职。南渡后,历中书舍人。为著作郎时,秦桧赏其诗,迁擢左史,再迁而掌外制。所交如曾糙、朱翌、吕本中辈,皆一代大家。扩著有东窗集四十卷,诗十卷,《宋史艺文志》传於世。
猜你喜欢

唐明皇游月宫

自是君王厌万几,凉天清夜梦魂飞。

素鸾并驾归瑶阙,广乐旋闻奏羽衣。

蟾兔那知天广大,山河不碍日光辉。

翠华西幸蛾眉老,始信人间事已非。

(0)

春晖堂

旸谷云关曙色浓,苍苍初日映帘栊。

暖升寥廓春无际,花压阑干影万重。

喜奉慈帏荣暮景,还凭大药驻衰容。

登堂此日来称寿,愿比虞山第一峰。

(0)

立春日试笔

苍苍初日照楼台,元气淋漓遍九垓。

不是梅花露消息,人间何处识春来。

(0)

送立恒中上人

只履初从日本来,游方远到凤凰台。

谁知就里三千界,不著人间半点埃。

白马驮经随杖锡,苍龙卧钵起风雷。

今朝又谒诸天去,花雨随身出九垓。

(0)

送陈白沙归南海·其十

与君远相逢,三载共城阙。

至宝偶不售,还山采薇蕨。

本为同枝鸟,乃尔成胡越。

一夜起相思,白尽巾中发。

君为万里人,我为万里月。

夜夜流清辉,为君照巾袜。

(0)

泥金兰蕙图

一干一花香出尘,一干数花香袭人。

幽花本出山谷品,国香何似沅湘春。

高洁棱棱石为偶,清籁萧萧竹为友。

草间荆棘短且疏,去取疑非画工手。

云谁爱作泥金披,为重此本千金宜。

谷风习习未见采,古意只有焦桐知。

供奉门庭净于水,图史如云集书几。

无言相对此同心,粉黛从人写桃李。

(0)
诗词分类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诗人
谢应芳 温纯 张謇 戚继光 龚鼎孳 郭则沄 储光羲 高适 蒋士铨 陆佃 范仲淹 释敬安 吴镇 王廷相 沈与求 苏洵 吕南公 朱敦儒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