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略粗分今与昨,鲁鱼孰辨是耶非。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赤书(chì shū)的意思:赤书是一个汉语成语,指的是红色的书籍。在古代,红色是一种吉祥的象征,因此赤书也常常象征着吉祥、幸福和繁荣。
从马(cóng mǎ)的意思:下马,指摆脱困境,解除束缚。
合围(hé wéi)的意思:指多方面的力量或阵营,围攻或围堵一个目标。
鲁鱼(lǔ yú)的意思:指无能、无用的人或事物
马上(mǎ shàng)的意思:立即、立刻
毛颖(máo yǐng)的意思:指人的头发或者鸟类的羽毛茂盛、美丽。
蒙恬(méng tián)的意思:指一个人聪明、机智,能够恰如其分地应对各种情况。
漆简(qī jiǎn)的意思:形容文章简练有力。
恰似(qià sì)的意思:恰好像,正如同
穹庐(qióng lú)的意思:穹庐是指高大宏伟的房屋,也比喻宏伟壮丽的建筑物。
殊涂(shū tú)的意思:殊涂指的是与众不同、与众不同的样子。
同归(tóng guī)的意思:指多个人或多个事物最终走向同一个结局或归宿。
未合(wèi hé)的意思:未合意,未达到预期的结果。
邮递(yóu dì)的意思:通过邮寄方式送达信件或物品。
渍墨(zì mò)的意思:指用墨水涂抹在纸上,使其染上墨色。比喻受到坏人或坏事的沾染。
- 鉴赏
此诗《蒙古土风杂咏十二首(其十)竹笔》由清朝诗人弘历所作,描绘了竹笔的制作与用途,以及其在蒙古文化中的独特地位。
首句“削竹成尖渍墨挥”,生动展现了竹笔的制作过程,竹子被精心削成尖锐的笔尖,然后浸染上墨水,准备书写。次句“殊涂漆简却同归”,对比了竹笔与漆简的不同材质,但它们在书写功能上是相通的,都承载着文字的传递。
“尽饶毛颖谁封管”一句,将竹笔与毛笔进行了比较,毛颖指的是毛笔的笔毛,而竹笔则以其独特的材质和制作工艺,独树一帜。接下来,“恰似蒙恬未合围”引用了蒙恬造笔的历史典故,蒙恬是秦朝著名的将军和发明家,他改进了毛笔的制作,使得书写更为便捷。此处诗人以蒙恬未完成的围圈比喻竹笔的独特之处,暗示竹笔在书写艺术上的创新与贡献。
“荒略粗分今与昨”表达了竹笔在时间长河中,见证了历史的变迁,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它都是记录与传承的重要工具。“鲁鱼孰辨是耶非”借用古代文字误读的典故,强调了竹笔在书写时的重要性,任何微小的错误都可能导致意义的误解。
最后,“穹庐笔策赤书就,邮递还从马上飞”描绘了竹笔在蒙古草原上的应用场景。在辽阔的草原上,牧民们利用竹笔在羊皮或兽皮上书写,这些珍贵的文字通过骑手的快速传递,跨越千山万水,连接起不同的部落与文明。这一句不仅体现了竹笔在蒙古文化中的实用价值,也展现了其在沟通与文化交流中的重要作用。
整首诗通过对竹笔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其在书写艺术与文化传播中的独特地位,以及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价值。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