烦师伴猿鸟,两耳厌车声。
《送臻上人还云山》全文
- 拼音版原文全文
送 臻 上 人 还 云 山 宋 /强 至 半 岁 风 埃 地 ,终 朝 云 水 情 。身 兼 飞 锡 健 ,眼 向 故 山 明 。不 改 禅 衣 色 ,从 来 野 橐 轻 。烦 师 伴 猨 鸟 ,两 耳 厌 车 声 。
- 注释
- 半岁:半年。
风埃地:风尘之地。
终朝:整日。
云水情:云水之志(指超脱尘世的隐逸之情)。
飞锡:僧人出行携带的锡杖,象征着行动自由。
健:敏捷。
故山:故乡的山。
明:清晰。
禅衣:僧人的法衣。
色:颜色。
野橐:野外行囊。
轻:轻便。
烦师:恳请师傅。
伴:伴随。
猿鸟:猿猴和鸟类,象征自然。
车声:世俗的车马声。
- 翻译
- 半年来身处风尘之地,整日心中怀有云水之志。
身披僧衣行动如飞,目光始终向着故乡的山峦清晰可见。
禅袍颜色依旧未改,向来行囊轻便无牵挂。
恳请师傅伴随猿鸟为伴,让我远离车马喧嚣。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强至为友人臻上人归还云山所作的送别之作。诗中描绘了臻上人在尘世半年的经历,他身处风尘之地,但心中始终保持着云水般的禅心与对故乡山林的向往。"身兼飞锡健",形象地刻画出上人身披法衣、步履轻捷的形象,暗示其修行之精进。"眼向故山明"表达了他对自然和家乡的深深眷恋。
上人不改禅者的朴素本色,行囊轻便,反映出他的简朴生活态度。最后两句"烦师伴猿鸟,两耳厌车声",表达了诗人希望上人能继续在山林中陪伴猿鸟,远离尘世喧嚣,享受宁静的生活,听惯了车马之声的耳朵也渴望回归自然的宁静。
整首诗语言简洁,情感真挚,通过描绘上人的形象和心境,展现了禅者超脱尘俗、追求内心的宁静与自由的精神风貌。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送刘用熙
今之异人刘牧龙,绰有两汉先秦风。
等閒踪迹不肯露,下混此世将无同。
或时耿耿作怪语,恍忽使我难形容。
殷彝周鼎初出土,置在清庙明堂中。
又如江水撞石钟,天然音调非人工。
蛟龙跃舞送雷雨,倏歘霁景留云松。
直将飞步泰华峰,沐浴沆瀣观洪濛。
身骑白鹤真自适,口啖紫芝犹未穷。
彼哉皦皦不解事,唯子能固还能通。
我今规子复有说,古来夷隘惠不恭。
吁嗟此别拟三载,河淮合流日夜东,尚友千古谁其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