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上京翰苑书怀三首·其一》
《上京翰苑书怀三首·其一》全文
元 / 马祖常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

沙草山低叫白翎,松林春雨青青

土房通火为长炕,毡屋疏凉启小棂。

六月椒香驼贡乳,九秋雷隐菌收钉。

知重鳌峰客,飒飒临风鬓已星。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鳌峰(áo fēng)的意思:形容山峰高耸,比喻人才出众、能力超群。

白翎(bái líng)的意思:形容人的品德高尚,行为端正。

春雨(chūn yǔ)的意思:春天的雨水。比喻对人们的生活起到滋润作用的事物。

椒香(jiāo xiāng)的意思:形容食物香味浓郁,令人垂涎欲滴。

九秋(jiǔ qiū)的意思:指时间过得很快,很快就到了秋天。

临风(lín fēng)的意思:站在风中,感受风的吹拂。形容人物英姿飒爽,意气风发。

六月(liù yuè)的意思:形容天气异常寒冷,与季节不符。

青青(qīng qīng)的意思:青色的、绿色的、年轻的。

飒飒(sà sà)的意思:形容风声、树叶摩擦声等清脆而响亮的声音。

疏凉(shū liáng)的意思:指凉爽、清凉。

土房(tǔ fáng)的意思:土房是指用土坯砌成的房屋,比喻简陋、粗糙、不堪使用的房屋。

毡屋(zhān wū)的意思:指临时搭建的简陋住所或临时居所。

知重(zhī zhòng)的意思:了解事物的重要性和价值。

鉴赏

这首元代诗人马祖常的《上京翰苑书怀三首(其一)》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边塞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边疆的独特风光与生活情境。

首句“沙草山低叫白翎”,以“沙草山”与“白翎”的对比,勾勒出边塞荒凉而辽阔的自然景观,白翎的叫声在空旷的环境中显得格外清晰,增添了画面的动态感。

“松林春雨树青青”则转向了更为生机勃勃的景象,春雨滋润下的松林一片翠绿,展现出边疆虽有严酷,但也有生机盎然的一面。

接着,“土房通火为长炕,毡屋疏凉启小棂”描绘了边疆人民的生活场景。土房与毡屋是边疆常见的居住形式,通过“通火”和“启小棂”这样的细节,展现了人们在艰苦环境中的智慧与适应能力。

“六月椒香驼贡乳,九秋雷隐菌收钉”则进一步展示了边疆独特的物产与生活方式。六月的椒香与驼乳,九月的菌收,这些都与边疆的地理环境紧密相关,体现了边疆生活的独特魅力。

最后,“谁知重见鳌峰客,飒飒临风鬓已星”表达了诗人对过往经历的回忆与感慨。在飒飒的秋风中,诗人仿佛又见到了曾经的边疆朋友,岁月的痕迹在鬓发间显现,流露出一种深沉的情感。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边疆的自然风光、生活习俗以及诗人对过往的怀念,是一首富有情感深度的作品。

作者介绍
马祖常

马祖常
朝代:元   字:伯庸   籍贯:元代色目   生辰:1279~1338

  经历:回族著名诗人。光州(今河南潢川)人。延佑二年,会试第一,廷试第二,授应奉翰林文字,拜监察御史。元仁宗时,铁木迭儿为丞相,专权用事,率同列劾奏其十罪,因而累遭贬黜。自元英宗硕德八剌朝至元顺帝朝,历任翰林直学士、礼部尚书、参议中书省事、江南行台中丞、御史中丞、枢密副使等职。为文法先秦两汉,宏瞻而精核,富丽而新奇,内容多制诏、碑志等类作品,诗作圆密清丽,除应酬之作外,亦有反映民间疾苦的作品
猜你喜欢

湖山堂

自从幽处得官居,不向良工觅画图。

青绕帘帷山极望,冷侵庭户水平铺。

渔歌历历来天外,帆影飞飞入坐隅。

俸粟有馀公事少,卧听风雨落江湖。

(0)

偶作·其二

故山荏苒失归期,颜尚如丹鬓已丝。

忆昔师门传拙赋,迄今客路懒工诗。

不伤迟暮无豪举,却喜聪明减旧时。

便把蜗庐题退隐,何时买得草堂基。

(0)

秋途暮息

密密初秋雨,蒙蒙欲暮天。

牛羊争欲下,车马敢求前。

蟋蟀挑孤咏,梧桐搅独眠。

及身无一事,梦到汗漫边。

(0)

犹子松字茂之者庆长兄之子也有志于学乐从余游岁在庚戌偕至广西谈经论文次授二诗·其二

鲤非悭授伋,点岂吝传参。

内弃元和脚,旁求一祖心。

能容石攻玉,会使铁成金。

十诀先传九,馀其默自寻。

(0)

榴花

树阴看已合,榴朵见初明。

当夏岂无意,避春真有情。

花虽后文杏,实可待瑰橙。

病叟缘何喜,留苔看落英。

(0)

戏作盆池四于和青堂

陂湖春尽水茫茫,收拾波涛入小塘。

睡起微凉馥荷气,雨馀斜日丽萍光。

聊为堂下龟鱼主,少退阶前雁鹜行。

只欠盆行数峰在,并持小树作青苍。

(0)
诗词分类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诗人
严武 蔡幼学 乔行简 董士锡 太白山神 李璟 陈季同 周晋 严忠济 田游岩 王象春 郏亶 崔元略 滕珦 王嫱 梁焘 都穆 温峤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