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古诗十二首·其七》
《古诗十二首·其七》全文
明 / 彭孙贻   形式: 古风

明月皎皎,揽之有馀辉。

不眠知夜长,鸣蟀动中帷

红颜苦无欢,荡子无衣

风变庶草,肃肃征鸟飞。

远望何益别,轻行何益归。

洁身君子,谁复惜朝饥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朝饥(cháo jī)的意思:形容早晨饥饿的状态。

荡子(dàng zǐ)的意思:指心思不定、行动不稳定的人。

风变(fēng biàn)的意思:指变幻莫测、忽起忽落的局势或情况。

红颜(hóng yán)的意思:红颜指的是美丽的女子。

皎皎(jiǎo jiǎo)的意思:形容光亮明亮。

洁身(jié shēn)的意思:保持清洁,摒弃污秽

君子(jūn zǐ)的意思:君子指的是有德行和高尚品质的人,通常用来形容有修养、有风度、有道德的人。

凉风(liáng fēng)的意思:指清凉的风,也用来形容事物的情况好转。

明月(míng yuè)的意思:形容月亮明亮清澈、明朗动人,也用来比喻人的才情出众、光彩照人。

轻行(qīng xíng)的意思:指行动轻快,不拖泥带水,不犹豫,不耽搁。

肃肃(sù sù)的意思:庄严肃穆,肃立的样子。

无衣(wú yī)的意思:指人们生活贫困,没有足够的衣物。

远望(yuǎn wàng)的意思:远远地望着远方。

征鸟(zhēng niǎo)的意思:比喻招揽人才或者招募志愿者。

中帷(zhōng wéi)的意思:指中间有帷幕的庙堂、宫殿,比喻权势中枢。

鉴赏

这首诗名为《古诗十二首(其七)》,由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的诗人彭孙贻所作。诗中描绘了月光皎洁、难以入眠的情景,以及由此引发的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与忧虑。诗人通过“不眠知夜长”、“鸣蟀动中帷”等描述,营造出一种寂静而略带凄凉的夜晚氛围。接着,诗人以“红颜苦无欢,荡子愁无衣”表达了女子对远方丈夫的担忧和思念,以及生活中的困苦。随后,“凉风变庶草,肃肃征鸟飞”两句,运用自然景象的变化来象征时光的流逝和生活的不易。最后,“远望何益别,轻行何益归”表达了对无法改变现实的无奈与痛苦,“洁身待君子,谁复惜朝饥”则展现了诗人对于理想人格的追求与坚守。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素,富有深意,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爱情及理想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彭孙贻

彭孙贻
朝代:明   字:仲谋/羿仁   号:茗斋   籍贯:浙江海盐武原镇(今浙江海盐市)人   生辰:1615~1673年

彭孙贻(1615~1673年),字仲谋,一字羿仁,号茗斋,自称管葛山人,浙江海盐武原镇(今浙江海盐市)人。明末清初学者,彭孙遹从兄,南明隆武朝太常寺卿彭观民之子。 
猜你喜欢

山中偶成

林扉过雨晓风开,曲径花香碧涧回。

一卷道书寻未得,山禽飞过竹梢来。

(0)

寄闻一山二咏·其一

排山风雨正怀人,阻绝江舟自有神。

池塘春草今晨梦,自插荆花满角巾。

(0)

种花二首·其二

旧土新铺石,登临日几回。

若逢双足老,与我看花开。

(0)

看月

满月昔未满,清辉常恨谁。

请看亏欲尽,正是有情时。

(0)

神楼漫咏二首·其二

七十已无友,百岁谁知心。

独往日欲暮,悲歌天地阴。

卜居谢人境,结楼深复深。

残躯幸有托,安得挥黄金。

(0)

读书台

暮色常如斯,孤真保终吉。

爱此嘉树林,倚杖数晨夕。

有时高鸟下,驯扰不吾避。

好音醒远心,文羽耀真憩。

昏鸦结侣归,烧灯犹未食。

耽幽有馀兴,减食非所惜。

逾八又五年,吾生过其历。

无事此堧中,古期或可必。

举觞祝吾树,愿树五千尺。

何必庄家椿,得气各有适。

(0)
诗词分类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诗人
陈寿祺 甄龙友 归子慕 刘泾 载湉 支遁 张协 蔡元定 冯延登 杨师道 刘桢 张维屏 皇甫松 刘致 裴度 赵企 张衡 沈彬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