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奉别尧夫先生承见留数刻渍梅酒磨沈水饮别聊书代谢》
《奉别尧夫先生承见留数刻渍梅酒磨沈水饮别聊书代谢》全文
宋 / 李中师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磨汤渍酒分携,景霁风和二月时。

莫忘天津别君处,黄梅庭下半离披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二月(èr yuè)的意思:形容春天来临,气候逐渐转暖。

分携(fēn xié)的意思:分离、分开

离披(lí pī)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表面上看起来很好,实际上内部已经破败不堪。

天津(tiān jīn)的意思:指对人物或事物的评价或判断,意味着高明、有才华、有出息。

渍酒(zì jiǔ)的意思:指酒液渗透到饭菜里,使其变得湿润,也比喻受到不好的影响。

翻译
研磨茶叶泡酒再相邀,正值二月天气晴朗风和
别忘了在天津分别的地方,黄梅树下我们依依惜别
注释
磨汤:研磨茶叶。
渍酒:泡酒。
重分携:再次相伴。
景霁:天气晴朗。
风和:微风和煦。
天津:地名,古代城市。
别君处:与你分别的地方。
黄梅庭下:黄梅树下。
半离披:枝叶半凋零,表示离别之态。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中师所作,名为《奉别尧夫先生承见留数刻渍梅酒磨沈水饮别聊书代谢》。从诗的内容来看,作者在二月初春时节,与朋友尧夫先生分别,这一别意象深长。首句“磨汤渍酒重分携”,表达了主人公与友人在温暖的春日里共同享用梅花酒,情谊深厚。这里的“磨汤”指的是精心酿造的美酒,“渍酒”则是将梅花泡制于酒中,借以象征纯洁高雅的情操。"重分携"表明了朋友之间不舍昼夜、难舍难离之情。

“景霁风和二月时”,描绘出了一幅初春的美丽画面。在这个季节里,大自然开始苏醒,天气晴朗,微风轻拂,是一年中最为温馨的日子。诗人用这来衬托与友人的别离之情,更加凸显了分别时的心境。

接下来的“莫忘天津别君处”,则是对朋友的一种叮咛和自我安慰,希望对方不要忘记在京城的那一段难得的聚首时光。“天津”这里代指京城,即作者与友人分别之地。"别君处"强调了分别场景,使人唏嘘不已。

最后,“黄梅庭下半离披”,则是诗人在分别后,独自一人在黄梅树下,感慨万千,不禁披衣独坐,沉浸于对友人的思念之中。"黄梅"指的是梅花,"庭下"则是家宅的院落,"半离披"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不舍。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对初春景象的描写和对朋友分别时情感的表达,展现了宋代文人的细腻情感和深厚友谊。

作者介绍

李中师
朝代:宋

(1015—1075)宋开封人,字君锡。仁宗景祐元年进士。以荐为集贤校理、提点开封府界,督吏捕盗,尽得之。为淮南转运使,两浙饥,移淮粟赈赡。神宗时累官龙图阁直学士、知河南府,严整吏习,号为治办。然用法刻深,烦碎无大体,唯厚结中人。权发遣开封府卒。
猜你喜欢

雪后瀛台即景

借问湖山底最宜,最宜应是雪馀时。

筠梢素积龙文织,檐际冰明玉箸垂。

岁景峥嵘云暮矣,壶天潇洒一过之。

贞元消息真无息,即渐晴窗旭影迟。

(0)

大学士勤宣伯张廷玉屡以年至乞休慰留未允近见其齿跻大耋精力视前较减优旨予告俟开春冰泮登舟赐诗三章以示眷注·其三

坐论朝夕久勤宣,间别何能独恝然。

同事当年今几在,得舆硕果又言旋。

江湖卿乐真饶后,廊庙吾忧讵忘先。

指日翠华临幸处,欢颜前席问农田。

(0)

晴·其一

新晴虎帐畅吟看,积素龙堆果大观。

朱鸟已烘一谷暖,玉山犹勒两峰寒。

更添乔柏千寻翠,未改疏枫几叶丹。

今日成诗真可和,何殊六出点朝冠。

(0)

董邦达秋山晚霁图

缃云初敛树犹浓,正是新秋晚霁容。

石屋松林阿那畔,招呼应有道人逢。

(0)

夏日含经堂

高轩能却暑,邃室亦生凉。

味道研精义,随时爱景光。

苑禽鸣处乐,砌卉吐来芳。

石鼎閒常煮,瑶琴静不张。

诗吟西蜀杜,壁画辋川王。

差喜娱清暇,还惭致治康。

(0)

泛月·其二

扁舟又泛今宵月,一梦还思旧岁人。

正待寻欢期适兴,无端即景更伤神。

(0)
诗词分类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诗人
韩琦 左宗棠 邓雅 李弥逊 曾国藩 杨亿 赵秉文 王维 吕碧城 尹台 张煌言 金幼孜 郭谏臣 龚自珍 韩愈 王恽 舒岳祥 王翰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