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白露(bái lù)的意思:指秋季时节,露水开始凝结成白色霜。
不为(bù wéi)的意思:不关心,不理会
赤实(chì shí)的意思:赤实是指真实、确实、不加掩饰的样子。
风筝(fēng zhēng)的意思:风筝是一种由纸或布制成的玩具,用线牵引飞翔。成语“风筝”比喻人被他人操控或控制,失去自由。
故乡(gù xiāng)的意思:指自己出生长大的地方或者与自己有深厚情感的地方。
黄花(huáng huā)的意思:比喻事物或人的本质已经改变或消失。
佳节(jiā jié)的意思:指美好的节日或喜庆的日子。
蒹葭(jiān jiā)的意思:指茂盛的草木。
酒阑(jiǔ lán)的意思:指酒楼门前的栏杆,比喻酒楼或酒馆。
瑟瑟(sè sè)的意思:形容寒冷或惊恐的样子。
燕京(yān jīng)的意思:指北京,古代称为燕京的首都。
伊凉(yī liáng)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冷淡、冷漠、冷清。
掌上(zhǎng shàng)的意思:掌上指的是手掌上面,形容事物非常小、轻巧或容易掌握。
重阳(chóng yáng)的意思:重阳指的是农历九月初九这一天,也称为重阳节。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重阳节是一个重要的节日,人们会登高、赏菊、喝菊花酒,寓意祈求健康长寿。
转语(zhuǎn yǔ)的意思:转变语言表达方式,用一种隐晦的方式表达意思,通常需要借助比喻或暗示来传达信息。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重阳佳节在白塔寺宴集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节日的氛围与诗人的情感。
首联“瑟瑟蒹葭白露苍,燕京佳节又重阳”,以蒹葭和白露的景象渲染出秋日的清冷,点明地点为燕京(今北京),时值重阳佳节,营造出一种古朴而肃穆的节日氛围。
颔联“黄花未吐篱边艳,赤实先临掌上香”,运用对比手法,将未绽放的黄花与已成熟的果实进行对比,暗示时间的流转与生命的更迭,同时也预示着丰收的喜悦。
颈联“石塔影斜参转语,风筝声断听伊凉”,通过石塔的影子和断线的风筝,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又略带忧郁的画面,象征着时光的流逝和世事的无常,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自由与梦想的向往。
尾联“酒阑击剑心踰壮,不为莼鲈忆故乡”,表达了诗人豪情满怀,即使在宴会上饮酒尽兴,也不因思乡之情而减退壮志。这里借用了“莼鲈之思”的典故,但并未直接表达对故乡的思念,而是强调了诗人面对生活挑战时的坚韧与豪迈。
整体来看,这首诗不仅描绘了重阳节的自然景观和宴集场景,还蕴含了诗人对生命、时间、自由以及家国情怀的深刻思考,展现了明代文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精神风貌。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柳枝词咏篙水溅妓衣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薄幸·眼波横秀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