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百世(bǎi shì)的意思:百世意为百代,表示永恒、久远。
潮汐(cháo xī)的意思:指海水的涨落,也可以比喻事物的兴衰变化。
地一(dì yī)的意思:地位排在第一,居首位
佛氏(fó shì)的意思:佛教的教义和精神。
惚恍(hū huǎng)的意思:形容人迷迷糊糊、心神恍惚、不清醒的状态。
鸡谈(jī tán)的意思:指无聊的、琐碎的闲谈
来往(lái wǎng)的意思:互相往来、交流
区区(qū qū)的意思:微小、不起眼的样子
人世(rén shì)的意思:指人间世界,泛指人类社会。
生人(shēng rén)的意思:指不熟悉的人,陌生人。
世间(shì jiān)的意思:指世界上的人间,泛指人世间的事物和现象。
天壤(tiān rǎng)的意思:形容差距极大,天地之间的差别。
天地(tiān dì)的意思:
◎ 天地 tiāndì
(1) [heaven and earth;universe;world]∶天和地。指自然界和社会
天地山川。——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天地之闻。——清· 黄宗羲《原君》
天地之大
震动天地。——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2) [scope of operation;field of activity]∶比喻人们活动的范围
(3) [nature;be tween Heaven and earth] 指天地之间,自然界
天地之精也。——《吕氏春秋·慎行论》
天地百法乎。——清· 洪亮吉《治平篇》又
天地调剂之法也。
天地不能生人。
天地之所以养人也。推测(tuī cè)的意思:根据已有的信息或证据,推断出可能的结果或真相。
瓮盎(wèng àng)的意思:形容人的才能或学问像一个倒置的瓮一样,不能展示出来。
我生(wǒ shēng)的意思:指自己的一生、个人的生活。
醯鸡(xī jī)的意思:形容人或物品的外表华丽而内里却空虚、不值得珍视。
消长(xiāo zhǎng)的意思:消失和增长,指事物的变化、兴衰、盛衰等。
小智(xiǎo zhì)的意思:指聪明但程度较低,智力有限的人。
嘘吸(xū xī)的意思:嘘嘘和吸气
臆想(yì xiǎng)的意思:凭空想象,主观臆断
一身(yī shēn)的意思:指一个人身上具备了多种特质或才能。
阴阳(yīn yáng)的意思:阴阳是中国哲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指的是宇宙万物的两个相对而又统一的方面。阴指阴暗、负面、 passivity;阳指明亮、积极、活动。阴阳相互依存、相互转化,是世界万物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原则。
有终(yǒu zhōng)的意思:有终指事情有了结束的结果,不再持续下去。
指掌(zhǐ zhǎng)的意思:指掌意为指手掌,表示非常熟悉或了解。形容对某个事物或领域非常了解,掌握得很好。
仲尼(zhòng ní)的意思:指孔子,也可用来形容有德行的人。
昼夜(zhòu yè)的意思:昼夜表示白天和黑夜,也用来形容时间的长久或不停止。
人世间(rén shì jiān)的意思:指人间世界,泛指世界上的人。
- 鉴赏
此诗《感兴二十一首(其十八)》由元代诗人叶懋所作,通过天地、潮汐、阴阳、生命与时间的循环对比,以及对孔子、佛教思想的引用,表达了对宇宙、人生和时间本质的深刻思考。
首句“天地一嘘吸”,以天地的呼吸比喻宇宙的运行,暗示宇宙的动态与生命的气息相连。次句“潮汐互来往”,将潮汐的涨落与生命的起伏相对比,强调了自然规律与生命状态的相似性。接着,“阴阳一昼夜,一岁相消长”描绘了昼夜更替与季节变换,象征着生命与时间的循环往复。
“我生人世间,一身有天壤”则从个人的角度出发,指出人在广阔宇宙中的渺小与独特存在。接下来,“天地宁有终,我已归惚恍”表达了对宇宙永恒与个体生命短暂的感慨,暗示了生命的有限与宇宙的无限之间的对比。
“仲尼欲知来,百世如指掌”引用孔子的话,表达对未来的预见与理解,暗示了智慧与知识的力量。然而,“区区小智徒,推测劳臆想”则指出即使是智慧之人,对于未来也难以完全把握,充满了不确定性。
最后,“吾观佛氏书,醯鸡谈瓮盎”借用佛教与俗世的对比,表达了对人生哲学的深思。醯鸡(一种昆虫)谈论瓮盎(陶罐),象征着不同视角对世界的理解和认知,强调了个体经验与普遍真理之间的差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宇宙、生命、时间、智慧与信仰的探讨,展现了诗人对人生意义的深刻思考,以及对宇宙奥秘的敬畏之情。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题鹤林寺
道林隐形胜,向背临层霄。
松覆山殿冷,花藏溪路遥。
珊珊宝幡挂,焰焰明灯烧。
迟日半空谷,春风连上潮。
少凭水木兴,暂令身心调。
愿谢携手客,兹山禅诵饶。
题禅定寺集公竹院
公门得休静,禅寺少逢迎。
任客看花醉,随僧入竹行。
归时常犯夜,云里有经声。
哭饶州吴谏议使君
忽闻身谢满朝惊,俄感鄱阳罢市情。
遗爱永存今似古,高名不朽死如生。
神仙难见青骡事,谏议空留白马名。
授馆曾为门下客,几回垂泪过宣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