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阶舜七旬,脩德文再驾。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逞凶(chěng xiōng)的意思:以凶暴的态度表现自己的力量和威严。
崇城(chóng chéng)的意思:指崇高的城堡,比喻坚固、高大的城墙或建筑物。
都台(dōu tái)的意思:
官署名,即尚书省。 唐 垂拱 元年, 武后 改称尚书省为“都臺”。《新唐书·百官志一》“尚书省”注:“ 龙朔 二年,改尚书省曰中臺…… 垂拱 元年曰都臺。 长安 三年曰中臺。” 明 张瀚 《松窗梦语·宦游纪》:“余始释褐,观政都臺。”
恩信(ēn xìn)的意思:指恩情和信任。
感化(gǎn huà)的意思:通过教育、启发或感人的言行使人改正错误、悔过自新。
清都(qīng dōu)的意思:指政治清明、治理清廉的都城。
群丑(qún chǒu)的意思:指一群丑陋或愚蠢的人。
台布(tái bù)的意思:指宴会上用来盖在酒桌上的桌布。
天河(tiān hé)的意思:指银河,也可比喻广阔的水域或水系。
洗兵(xǐ bīng)的意思:指整顿军队,准备战斗。
有苗(yǒu miáo)的意思:指事物已经有了初步的雏形或苗头。
远近(yuǎn jìn)的意思:指距离远近,泛指任何地点、范围、时间的远近。
再驾(zài jià)的意思:再次驾驶或再次乘坐。
征战(zhēng zhàn)的意思:指战争或军事行动中的征服和战斗。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明朝时期,明君通过道德修养和仁政,成功感化了叛乱的部族,实现了和平与统一的场景。诗中以“舞阶舜七旬,脩德文再驾”开篇,借用了古代圣王舜帝的典故,象征着明君通过道德的力量,再次展现出治理国家的智慧和能力。
接着,“既闻有苗格,又见崇城下”描述了明君的仁政感化了远方的部族,使得原本叛乱的有苗部落归顺,崇城下的部族也感受到了和平的召唤。这体现了明君的威望和仁政的影响力超越了地域界限。
“清都古蛮壤,群丑逞凶诈”则指出在明君之前,这片土地上曾充斥着暴力和欺诈,暗示了和平的来之不易。而“都台布恩信,远近争感化”则强调了明君通过在都城布置恩惠和信义,使得远近的部族都愿意接受感化,转向和平与合作。
最后,“洗兵挽天河,征战自兹罢”形象地表达了明君通过智慧和仁政,不仅停止了战争,还如同引水入田般滋润了这片土地,带来了长久的和平与繁荣。整首诗通过对比和象征手法,展现了明君通过道德和仁政实现国家统一与和平的伟大成就。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辇下春晴
楼阙过朝雨,参差动霁光。
衣冠纷禁路,云气绕宫墙。
乱絮迷春阔,荐花困日长。
经旬辜酒伴,犹未献长杨。
送刘承议解职归养
征马萧萧柳外鸣,议郎归养洛阳城。
登山尚记飞云处,罢吏端如弃唾轻。
为米折腰知我拙,下车入里见君荣。
堂前嵩少宜秋色,献寿还应旋制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