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春词·其二》
《春词·其二》全文
宋 / 方岳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花不知愁句又尘,晚寒独自倚栏频。

分心一分雨,春负予耶予负春。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独自(dú zì)的意思:单独、孤独地。

分心(fēn xīn)的意思:指心思不集中,注意力分散。

晚寒(wǎn hán)的意思:晚寒指的是冬天即将过去,春天即将来临时的寒冷天气。

心事(xīn shì)的意思:指内心的烦恼、忧虑或秘密的事情。

倚栏(yǐ lán)的意思:倚靠在栏杆上,形容闲适自在的样子。

一分(yī fēn)的意思:极其微小的数量或程度

翻译
花朵似乎不懂忧愁,又落满了尘埃,夜晚的寒气中它独自倚着栏杆频频低垂。
心中的每一份思绪都化作了一分细雨,是我辜负了春天,还是春天辜负了我。
注释
花:指代花朵。
愁:忧虑或悲伤的情绪。
句又尘:形容落满尘埃的景象。
晚寒:傍晚的寒冷。
倚栏频:频繁地倚靠在栏杆上。
一分心事:内心的一份思绪或情感。
一分雨:比喻轻微的雨水,象征情感的细腻。
负:辜负,这里有责任或感情上的亏欠之意。
予耶:疑问语气,表示不确定是‘我’辜负了春天还是春天辜负了‘我’。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深沉而又有些哀愁的春日场景。"花不知愁句又尘"表明诗人对周遭环境中的细微变化有着敏锐的感受,花瓣落地,如同愁绪般无声积聚。"晚寒独自倚栏频"则透露出诗人的孤独和对春日的沉思,这份沉默中带有一种淡淡的寒意。

"一分心事一分雨"是一句极富表现力的诗句,通过将内心的情感与自然界的雨水相联系,生动地展示了诗人复杂的心境。每一缕情思,都有如同细雨般绵密而深沉。

最后一句"春负予耶予负春"则更显出一种哲理和无奈,似乎在探讨生命与自然的关系,是春天的气息压抑了自己的心灵,还是自己内心的重负让整个春天都背上了这份沉甸。整首诗通过对比和反问,展现了一种深刻的自我感悟和情感流露。

作者介绍
方岳

方岳
朝代:宋   字:巨山   号:秋崖   籍贯:祁门(今属安徽)   生辰:1199~1262

方岳(1199~1262),南宋诗人、词人。字巨山,号秋崖。祁门(今属安徽)人。绍定五年(1232)进士,授淮东安抚司□官。淳□中,以工部郎官充任赵葵淮南幕中参议官。后调知南康军。后因触犯湖广总领贾似道,被移治邵武军。后知袁州,因得罪权贵丁大全,被弹劾罢官。后复被起用知抚州,又因与贾似道的旧嫌而取消任命。 
猜你喜欢

始闻蝉声

日午风暄次第鸣,翛然一碧树无情。

好音为报黄梅出,雅奏疑翻白苎轻。

弄舌我怜才语涩,上头人爱鬓丝青。

莫矜倚托清高甚,应悔秋来玉露零。

(0)

雁字三十首次韵·其二十

天门初辟榜银河,可有鸿裁众口哦。

夜市千家卖竹扇,秋云一片印花罗。

侧因惊吹疑神助,浴尽长波试醉魔。

毛羽自丰标格好,肯将文字作身囮。

(0)

夏日钞书小窗如炙念家严远出捕蝗率彼旷野炎蒸百倍因用家严送有邻弟返里原韵示诸妹

烦暑正流金,长日当季夏。

姊妹小窗閒,时作喃喃语。

双丸去如梭,倏过端阳假。

楸枰已懒弹,对食却杯斝。

石鼎响如潮,茶烟看绕舍。

榴火复薇花,景物递相迓。

蛙鼓不停声,令人几惊咤。

白汗如雨挥,黄沙将人射。

虽罢火伞张,那得清凉夜。

太守同民忧,讵有案牍暇。

昔岁厄阳侯,泛滥吁可怕。

今幸茁其苗,转眼纳禾稼。

胡天不悔祸,鸠鹄未蒙赦。

虫豸迭为灾,扑面火云下。

大地真如炉,短后衣难卸。

返署未浃旬,又促星言驾。

虽灭旋复兴,吴越若争霸。

宦海嗟茫茫,何时守桑柘。

尔辈尚童心,嬉笑还怒骂。

我心耿耿然,好怀那得借。

因思官阁清,松萝高插架。

更有《秋水篇》,千载人脍炙。

早晚凉信来,烦忧暂可谢。

能息数朝间,好把归鞍跨。

蛩声荒砌吟,萤光腐草化。

扫地更焚香,襟期古人亚。

此事难预期,欲言先呕哑。

八闸未云遥,远隔如浐灞。

虫口有馀粮,谚语堪慰藉。

薪米庆丰年,无忧珠桂价。

(0)

自题山水画册·其三

蒹葭深护水云乡,门掩青山对夕阳。

吟罢小楼閒眺望,晚风吹起白蘋香。

(0)

七子山省先大人墓

空馀马鬣五湖隅,不见巫阳降紫都。

万里云山栖大鸟,廿年风雨泣诸雏。

及门尽望西州树,此地曾还合浦珠。

回首音容竟何处,白杨萧瑟惨啼乌。

(0)

题自绣梅花诗图·其二

泪珠成串上残绒,十指寒香敌朔风。

蓦地停针魂欲语,梅花如雪照房栊。

(0)
诗词分类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诗人
黄公绍 晁公武 焦竑 符曾 戴冠 冯道 蒋防 曹禾 陶翰 冯梦龙 查升 孙奇逢 陆羽 陆希声 刘邦 卢谌 顾允成 马怀素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