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张元凯的《和客边亭四时怨(其四)冬》描绘了一幅边塞冬季严寒的景象。"陇水冰坚万骑屯",形象地写出边疆河流冰封,军队严阵以待的场景,显示出战事的紧张与寒冷环境的严峻。"阴山雪积玉为门"进一步强化了冬季的酷寒,将雪比喻为玉,形容其洁白无瑕,堆积如门,仿佛连天地都被冰雪封锁。
然而,诗人并未止于描绘自然之苦,而是笔锋一转,揭示出士兵们抵御严寒的真正力量来源:"禦寒悉是闺中力"。这句诗暗示了军中的保暖物资,实际上是来自家中妻子的辛勤织造,她们的付出和支持才是真正的幕后英雄。最后一句"浪说军前挟纩恩"则表达了对那些只知夸赞前方将士受赐棉衣的表面之词的批评,认为这些恩惠实则源于家人的默默奉献。
整首诗通过对比,既展现了边塞生活的艰辛,也赞美了后方妇女的无私付出,具有深厚的人文关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合宫歌
圣明朝,旷典乘秋举。大飨本仁祖。九室八牖四户。
敕躬齐戒格堪舆。盛牲实俎。并侑总稽古。
玉露乍肃天宇。冰轮下照金铺。燎烟嘘呼。
郁尊香,云门舞。仿佛翔坐,灵心咸嘉娱。
众星俞美,光属照熉珠。
清晓御丹凤,湛恩遍浃率溥。欢声雷动岳镇呼。
徐命法驾,万骑花盈路。
献胙慈极,寿同箕翼,事超唐虞。
看平燕云,从此兴文偃武。待重会诸侯,依旧东都。
寄题高仲一殿撰识山堂长韵
买山老山间,乃识山之容。
爱山无古今,此论谁非同。
仇仙来匡庐,一转语独工。
不识山面目,只缘在山中。
譬之尘漠漠,又如水溶溶。
人鱼居其间,孰识碍与通。
我昔少年日,自携七尺筇。
盘旋山南北,憩息林西东。
朝看山之横,暮看山之纵。
贪多眼为乏,陟险足已慵。
拱揖且不暇,赏识良自蒙。
方悟白司马,草堂对穹隆。
彼既若献状,此亦如发蒙。
秀甲天下山,至言出心胸。
今君欲继之,筑堂会奇峰。
何尝远城市,而能日迎逢。
山形不动体,山色含真空。
风云有蓄泄,气象无终穷。
雨馀四面翠,日丽千仞红。
氤氲香炉烟,挺拔双剑锋。
最爱五老人,崚嶒美所钟。
可望不可即,有意容相从。
罗列皆儿孙,几席次第供。
山虽跨两邦,兹焉实长雄。
不为堂上客,讵信山有宗。
寄语游山者,毋徒走憧憧。
《寄题高仲一殿撰识山堂长韵》【宋·周必大】买山老山间,乃识山之容。爱山无古今,此论谁非同。仇仙来匡庐,一转语独工。不识山面目,只缘在山中。譬之尘漠漠,又如水溶溶。人鱼居其间,孰识碍与通。我昔少年日,自携七尺筇。盘旋山南北,憩息林西东。朝看山之横,暮看山之纵。贪多眼为乏,陟险足已慵。拱揖且不暇,赏识良自蒙。方悟白司马,草堂对穹隆。彼既若献状,此亦如发蒙。秀甲天下山,至言出心胸。今君欲继之,筑堂会奇峰。何尝远城市,而能日迎逢。山形不动体,山色含真空。风云有蓄泄,气象无终穷。雨馀四面翠,日丽千仞红。氤氲香炉烟,挺拔双剑锋。最爱五老人,崚嶒美所钟。可望不可即,有意容相从。罗列皆儿孙,几席次第供。山虽跨两邦,兹焉实长雄。不为堂上客,讵信山有宗。寄语游山者,毋徒走憧憧。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24267c6c064b0db0191.html
送胡子远出守汉州分韵得万字
三釜贵及亲,万户岂吾愿。
君今二千石,荣禄尚何论。
而况蜀汉间,相望两宿顿。
鹿轓从版舆,鸠杖杂戟鐏。
斑衣父老誇,昼锦士夫劝。
遥知四境内,和气销愁恨。
却应念主恩,未遽忘一饭。
试于温凊馀,款款话缱绻。
仍谈西湖胜,幸及老人健。
相将下三峡,看复抟九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