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论语绝句·其三十四》
《论语绝句·其三十四》全文
宋 / 张九成   形式: 古风  押[虞]韵

日月光明六虚奈缘蒙瞽以为无。

试教借问傍人看,可是吾曾隐尔乎。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光明(guāng míng)的意思:指明亮、明亮,也指希望、美好的前景。

借问(jiè wèn)的意思:用借口问借,实际上是借机询问。

可是(kě shì)的意思:表示转折、对比关系,用于引出不同于前面所说的事实、情况或观点。

六虚(liù xū)的意思:指人的身体或精神状态极度虚弱。

蒙瞽(méng gǔ)的意思:形容没有眼睛或视力不好,也用来比喻对事物的真相或本质一无所知。

奈缘(nài yuán)的意思:指无法逃避或摆脱缘分的束缚,表示无法改变或逆转的命运。

日月(rì yuè)的意思:指时间的长久或长远,也可表示情感的深厚或事物的永恒。

以为(yǐ wéi)的意思:错误地认为,误以为

月光(yuè guāng)的意思:指月亮的光,也比喻没有积蓄或手头拮据。

翻译
太阳和月亮的光明照亮了整个天空,
但人们却因为无知而视而不见。
注释
日月:太阳和月亮。
光明:明亮的光线。
满:充满。
六虚:指天空的六个方向。
奈缘:无奈因为。
蒙瞽:盲目无知。
以为:认为。
无:不存在。
试教:试着问问。
借问:请问。
傍人:旁边的人。
看:看一眼。
可是:难道是。
吾:我。
曾:曾经。
隐尔:隐藏你。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张九成的作品,名为《论语绝句(其三十四)》。诗中“日月光明满六虚,奈缘蒙瞽以为无”两句,通过对比日月之明与人心之暗,表达了作者对于世人不识时务、迷失方向的深刻感慨。"试教借问傍人看,可是吾曾隐尔乎"则表现出诗人自省之情,质疑自己是否也同样在无知中迷失了方向。

诗句采用对仗工整的手法,语言简洁而富有深意,通过日月与人心的对比,以及对自我认识的探究,揭示了诗人对于世事的洞察和内省。诗中的"六虚"指的是宇宙间空旷无物之处,而"蒙瞽"则形容人们被迷惑、失去了正确的判断力。整首诗以质问形式展开,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思考空间。

张九成通过这短短四句诗词,不仅展示了其深厚的文学功底,更表达了他对于人心向明和自我认识的深切关怀。这首诗体现了古典诗词中常见的哲理与情感交织,既有对客观世界的观察,也蕴含着作者主观上的感悟。

作者介绍

张九成
朝代:宋

(1092—1159)杭州钱塘人,字子韶,号横浦居士,又号无垢居士。少游京师,从学于杨时。高宗绍兴二年进士第一。历著作郎及礼部、刑部侍郎等职。因与秦桧不和,被谪南安军十四年。桧死,起知温州。研思经学,多有训解。卒谥文忠。有《横浦集》、《孟子传》。 
猜你喜欢

和李峤杂咏诗百二十首韵·其二十一城

千里据仙境,四墉环国都。

象天陈保障,择地巩闉隅。

政惠曾游鹿,术灵还起乌。

乘陴守温郡,功著寇雍奴。

(0)

新正万寿山

几务新正暇有馀,名山咫尺一寻诸。

连林翠色知犹勒,叠嶂韶光觉渐舒。

湖阔还存过冬雁,春来已陟负冰鱼。

心殷望雪日滋切,南亩应临举趾初。

(0)

吉林土风杂咏十二首·其十二周斐

巢处遗风藉桦皮,上檐侧壁总堪为。

端誇不漏还胜瓦,岂虑频迁等奕棋。

瓮牖绳枢犹未备,夏凉冬暖且相宜。

五侯第宅皇州遍,芮鞫先型尔尚知。

(0)

行围即事三首·其三

枫槲丹黄松柏青,谷神色色复形形。

待围籍草为茵褥,驰猎阹山作户庭。

凫藻众军皆子弟,龙兴旧地倚威灵。

觐光扬烈惟予责,志奠皇图万载宁。

(0)

碧柳图山名蒙古语谓砺石为碧柳在克尔素边门外癸亥东巡过此曾有作今岁至吉林应进伊屯边门取路少北而东故遥见之

旧识吉林路,遥瞻碧柳图。

依然峰矗彼,曾忆句吟吾。

何日山为砺,流年隙过驹。

拈髭长若许,罨画了无殊。

(0)

再题避暑山庄三十六景诗·其二十七罨画窗

霞标云阁小延停,异草仙葩扑鼻馨。

凉峭塞天初过雨,近峰远岭总来青。

(0)
诗词分类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诗人
韩维 张昱 方岳 王鏊 庄昶 文同 陈著 楼钥 司马光 吕本中 释印肃 谢榛 马钰 曹勋 陈曾寿 孙蕡 吴芾 岳珂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