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光明(guāng míng)的意思:指明亮、明亮,也指希望、美好的前景。
借问(jiè wèn)的意思:用借口问借,实际上是借机询问。
可是(kě shì)的意思:表示转折、对比关系,用于引出不同于前面所说的事实、情况或观点。
六虚(liù xū)的意思:指人的身体或精神状态极度虚弱。
蒙瞽(méng gǔ)的意思:形容没有眼睛或视力不好,也用来比喻对事物的真相或本质一无所知。
奈缘(nài yuán)的意思:指无法逃避或摆脱缘分的束缚,表示无法改变或逆转的命运。
日月(rì yuè)的意思:指时间的长久或长远,也可表示情感的深厚或事物的永恒。
以为(yǐ wéi)的意思:错误地认为,误以为
月光(yuè guāng)的意思:指月亮的光,也比喻没有积蓄或手头拮据。
- 翻译
- 太阳和月亮的光明照亮了整个天空,
但人们却因为无知而视而不见。
- 注释
- 日月:太阳和月亮。
光明:明亮的光线。
满:充满。
六虚:指天空的六个方向。
奈缘:无奈因为。
蒙瞽:盲目无知。
以为:认为。
无:不存在。
试教:试着问问。
借问:请问。
傍人:旁边的人。
看:看一眼。
可是:难道是。
吾:我。
曾:曾经。
隐尔:隐藏你。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张九成的作品,名为《论语绝句(其三十四)》。诗中“日月光明满六虚,奈缘蒙瞽以为无”两句,通过对比日月之明与人心之暗,表达了作者对于世人不识时务、迷失方向的深刻感慨。"试教借问傍人看,可是吾曾隐尔乎"则表现出诗人自省之情,质疑自己是否也同样在无知中迷失了方向。
诗句采用对仗工整的手法,语言简洁而富有深意,通过日月与人心的对比,以及对自我认识的探究,揭示了诗人对于世事的洞察和内省。诗中的"六虚"指的是宇宙间空旷无物之处,而"蒙瞽"则形容人们被迷惑、失去了正确的判断力。整首诗以质问形式展开,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思考空间。
张九成通过这短短四句诗词,不仅展示了其深厚的文学功底,更表达了他对于人心向明和自我认识的深切关怀。这首诗体现了古典诗词中常见的哲理与情感交织,既有对客观世界的观察,也蕴含着作者主观上的感悟。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碧柳图山名蒙古语谓砺石为碧柳在克尔素边门外癸亥东巡过此曾有作今岁至吉林应进伊屯边门取路少北而东故遥见之
旧识吉林路,遥瞻碧柳图。
依然峰矗彼,曾忆句吟吾。
何日山为砺,流年隙过驹。
拈髭长若许,罨画了无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