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夜 寻 司 空 文 明 逢 深 上 人 因 寄 晋 侍 御 唐 /李 端 鹤 裘 筇 竹 杖 ,语 笑 过 林 中 。正 是 月 明 夜 ,陶 家 见 远 公 。自 嫌 山 客 务 ,不 与 汉 官 同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与(bù yǔ)的意思:不互相交流或接触
汉官(hàn guān)的意思:指官员或官府的意思,也可以用来形容官员的身份或地位。
鹤裘(hè qiú)的意思:形容人的衣着整洁华丽,举止高雅端庄。
明夜(míng yè)的意思:指明天晚上或未来的夜晚。
筇竹(qióng zhú)的意思:筇竹是一种高大的竹子,比喻高尚、坚强、刚正不阿的品质。
山客(shān kè)的意思:山中的客人,指在山区居住或旅行的人。
是月(shì yuè)的意思:指事物的变化如同月亮的圆缺一样,有时候完整,有时候不完整。
陶家(táo jiā)的意思:指陶瓷家族或陶瓷世家,也可指陶瓷制作工艺高超的人。
语笑(yǔ xiào)的意思:形容说话时带有笑意,意味着言辞幽默而诙谐。
远公(yuǎn gōng)的意思:指离家远行的人。
月明(yuè míng)的意思:形容月亮明亮照耀的夜晚。
正是(zhèng shì)的意思:表示正好、正当、恰恰是。
竹杖(zhú zhàng)的意思:竹子制成的杖,比喻倚仗的事物或依靠的力量。
自嫌(zì xián)的意思:指自己对自己不满意,自己对自己有所埋怨。
筇竹杖(qióng zhú zhàng)的意思:筇竹杖是指用竹子制作的长杖,比喻威严的法令、法规。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夜景,诗人穿行在林中,与远公陶家相遇。月色明亮,氛围恬静。这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描写,更蕴含了诗人与世俗官职保持距离的情怀。
"鹤裘筇竹杖"一句,以简洁的笔触勾勒出夜行者的形象。"语笑过林中"则透露出一种超脱尘嚣、自在享受自然之美的情趣。
"正是月明夜,陶家见远公"进一步描绘了夜晚的宁静与诗人偶遇友人的情境,其中“陶家”指的是陶潜,他崇尚隐逸生活,与世俗保持距离。这里的“远公”则可能是对陶潜的一种尊称。
"自嫌山客务,不与汉官同"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独到见解和选择。他认为自己作为一介山中客,没有参与朝廷之事,与汉代官员不同,这里不仅指时间上的区别,更有精神层面的差异。诗人自视为山野之士,拒绝与世俗的官职同流合污。
整首诗通过对夜色、自然和人物交往的描绘,展现了诗人超脱物外、崇尚自然之美的心境,以及他对于世俗功名的淡然态度。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