檐竹静摇翠,水花微有香。
心随云共定,机与鹭相忘。
坐久闻清磬,疏灯寂夜光。
这首诗描绘了夜晚在昭庆寺中所感受到的宁静与清凉。首句“山雨作秋气”,点明了季节与环境氛围,山雨带来了秋天的气息,为整幅画面奠定了基调。接着,“虚堂生暮凉”一句,通过“虚堂”和“暮凉”两个词,营造出一种空旷而凉爽的夜晚氛围。
“檐竹静摇翠,水花微有香”两句,运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竹叶轻轻摇曳,仿佛在诉说着夜晚的故事;而水面的花朵虽小,却散发着淡淡的香气,增添了几分幽雅与神秘。这两句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和谐。
“心随云共定,机与鹭相忘”则是对诗人内心世界的深刻揭示。他将自己的心灵与飘浮不定的云彩相连,追求一种超脱世俗的宁静;同时,他与飞翔的白鹭一同忘却尘世的纷扰,表达了诗人对自由与纯净生活的向往。
最后,“坐久闻清磬,疏灯寂夜光”描绘了诗人长时间静坐后,听到远处传来清脆的钟声,以及周围稀疏灯火在寂静的夜晚中散发的微弱光芒。这不仅是对环境的描绘,也是诗人内心世界与外界和谐统一的象征,体现了他在宁静中找到的精神寄托。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刻的内心感受,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与对内心平静的追求,是一首富有意境和哲理的佳作。
杀气犹缠岳字旗,秋风铁马已南归。
和之一字误人国,今且百年遭祸机。
白骨自荒公论在,青山良是物情非。
羊腥犬秽长陵土,泪落囊封御笔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