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后影同瘦,频来迹亦空。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长啸(cháng xiào)的意思:指高声长时间地吹口哨或吹号角等发出的声音
春路(chūn lù)的意思:指人生的旅程或道路,比喻人生的进程或发展阶段。
后影(hòu yǐng)的意思:指事物的残余、遗迹或留下的痕迹。
怀山(huái shān)的意思:怀念故乡、思念山水之美
前日(qián rì)的意思:指过去的某一天,特指前一天或前几天。
山翁(shān wēng)的意思:指老人、老头子,也可指隐居山间的人。
野水(yě shuǐ)的意思:指没有经过加工、调整或管束的自然状态,形容情况或事物的原始、自然、未受限制的状态。
一竿(yī gān)的意思:指一根竿子,比喻一个人的才能或能力。
幽林(yōu lín)的意思:指深深的树林,草木茂盛,环境幽静。
正相(zhèng xiāng)的意思:正相指的是两个相对立的事物或观点在某种程度上相互印证或相互呼应。
竹桥(zhú qiáo)的意思:指竹子搭成的桥,比喻临时性的结构或关系。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略带忧郁的乡村景象。首句“野水断春路”,以“野水”和“断春路”开篇,营造出一种春天即将逝去的氛围,暗示着季节的更迭与生命的短暂。接着,“竹桥斜处通”一句,通过“竹桥”的形象,将读者引入一个更为具体、生动的场景中,竹桥的斜向延伸,既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之美,也隐含了通往内心深处的隐喻。
“岸深前日雨,人怯一竿风”两句,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静谧与微妙的变化。雨水使岸边更加深邃,同时也让人感到一丝寒意,仿佛是自然界对人的提醒,或是内心的某种触动。这里的“怯”字,不仅描绘了人在自然面前的渺小与敬畏,也暗含了诗人对生命脆弱性的感慨。
“病后影同瘦,频来迹亦空”则将情感推向了个人层面,通过“病后”的身体状态与“瘦”字的对比,以及“频来”与“迹亦空”的矛盾,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挣扎。这不仅是对身体恢复过程中的自我反思,也是对过往经历的深刻回顾,以及对未来可能的不确定性的担忧。
最后,“幽林正相引,长啸怀山翁”两句,以“幽林”和“长啸”作为结语,既是对自然美景的向往,也是对某种精神寄托的寻求。这里的“山翁”可能象征着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心灵自由的理想人物,或者是诗人自己内心深处渴望达到的精神境界。整首诗在描绘自然景观的同时,也深入探讨了人与自然、人与自我之间的关系,以及在面对生命变化时的复杂情感体验。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曾耆英见过题赠六言四首
庭空不张爵萝,林静可窥鸟窠。
髯曾暇能过我,诵诗口若悬河。
真游觅唐舆题诗不见有怀其人八首
雨后林园合,风前裘褐轻。
当游元不恶,有士与同行。
定识田中趣,殊胜俗里情。
谁过江驿静,日听笋舆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