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悲乡路远,犹喜杏花开。
- 拼音版原文全文
春 日 江 次 唐 /姚 合 野 步 出 茆 斋 ,闲 行 坐 石 台 。久 悲 乡 路 远 ,犹 喜 杏 花 开 。鸥 鹭 皆 飞 去 ,帆 樯 何 处 来 。因 凝 千 里 目 ,落 日 尚 徘 徊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帆樯(fān qiáng)的意思:帆樯是指船上的帆和桅杆,比喻在困境中给予帮助的人或事物。
何处(hé chǔ)的意思:指不确定的地方或未知的位置。
落日(luò rì)的意思:指太阳落山,天色暗下来,也用来比喻人或事物的衰落、结束。
徘徊(pái huái)的意思:指人在某个地方来回走动,犹豫不决,无法下定决心。
千里(qiān lǐ)的意思:指很远的距离。
石台(shí tái)的意思:指坚固、稳定的基础或根基。
闲行(xián xíng)的意思:指没有目的地、没有计划的行走,形容闲散无聊。
乡路(xiāng lù)的意思:指离开家乡,远离熟悉的环境。
行坐(xíng zuò)的意思:行动、坐下
野步(yě bù)的意思:指在野外行走,没有明确的目标或方向,随意而行。
千里目(qiān lǐ mù)的意思:形容人的眼光高远,能够看得远,洞察事物的本质。
- 注释
- 野步:在野外散步。
茆斋:茅草小屋。
闲行:随意行走。
石台:石头平台。
乡路:家乡的道路。
杏花:杏树的花朵。
鸥鹭:海鸥和白鹭。
帆樯:船帆和桅杆。
千里目:极目远望。
落日:夕阳。
- 翻译
- 我在野外漫步走出茅草小屋,随意地闲逛坐在石头台上。
长久以来我悲伤于家乡路途遥远,却也欢喜看到杏花盛开。
海鸥和白鹭都已飞走,船帆从哪里飘来呢?
我因此凝视远方,直到夕阳还在天边徘徊。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闲适的春日景象,诗人在自然中漫步,情感上既有对远方乡土的怀念,也有对眼前美好景色的欣喜。
"野步出茆斋,闲行坐石台" 表明诗人在田野间自由漫步,在一处高台之上悠然地坐着。这里的“茆斋”可能指的是一种简陋的乡村住所,而“石台”则提供了一个开阔的视角,让诗人能够远眺。
"久悲乡路远,犹喜杏花开" 显示出诗人的情感复杂性。一方面,他对远方的家乡怀有深深的忧伤和不舍;另一方面,对眼前的杏花盛开感到欣慰。这里的“久悲”表达了对遥远乡土的长期思念,而“犹喜”则是诗人在面对美好自然景致时所感受到的快乐。
"鸥鹭皆飞去,帆樯何处来?" 这两句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鸟儿纷纷扬扬地飞离,而远方则可能有船只在航行,这让诗人不禁产生了好奇和向往。
"因凝千里目,落日尚徘徊" 最后两句,诗人的视线延伸至千里之外,他的目光似乎随着落日而徘徊,不忍离去。这表明诗人对这片美丽景色的珍惜,以及不愿结束此刻心情。
整首诗通过诗人的闲适行走和坐观,展现了他对于自然之美的欣赏与感悟,同时也透露出一种淡淡的乡愁。语言简洁,意境悠远,充分体现了唐代诗人对自然生活的热爱以及他们细腻的情感表达。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过公择藏书室
我公昔未仕,托踪此山阿。
牙签列图史,万卷堆嵯峨。
披剥得精要,卷衣辞薜萝。
一往三十年,功名叹蹉跎。
公今陟台省,壮志应未磨。
出处独不谬,纷纷当奈何。
脱身早来归,挂冠旧庭柯。
松窗展故帙,烱烱临羲娥。
岂复求甚解,聊将寄天和。
勿忧野马集,勿念虫网罗。
山祇善守护,早晚潜挥诃。
游风水洞
水洞连风洞,精蓝两洞前。
山高易藏日,树老不知年。
板有华宗什,名留少傅篇。
烟波门外境,寂寞变桑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