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迷方外路,云护定中僧。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白云(bái yún)的意思:指白色的云彩,比喻轻松、自由自在的心情。
对酒(duì jiǔ)的意思:一起喝酒,共饮美酒。
翻经(fān jīng)的意思:指对经书进行翻阅、研读。
方外(fāng wài)的意思:方外指的是离开尘世纷扰的世外桃源,也可以表示远离俗世,追求自由自在的生活。
高台(gāo tái)的意思:指地势高而平坦的台地,也比喻地位高、权势大。
何在(hé zài)的意思:何处,在哪里。
酒狂(jiǔ kuáng)的意思:指喜欢酒的人,特指酒量大,好酒贪杯的人。
迷方(mí fāng)的意思:指迷失方向,不知所措
摩挲(mā sɑ)的意思:指用手轻轻地触摸、揉捏,以表达关心、慰问或安慰。
青嶂(qīng zhàng)的意思:指高耸入云的青山,常用来形容山势险峻。
外路(wài lù)的意思:指走不同的路线或途径,与常规不同。
下石(xià shí)的意思:指在别人已经失势时再加以打击或陷害,以达到自己的目的。
野客(yě kè)的意思:指在野外行走的客人,比喻不按常规生活的人。
云蒸(yún zhēng)的意思:形容热气腾腾,云雾缭绕。
坐语(zuò yǔ)的意思:指人固执己见,只看到自己狭小的世界,缺乏开阔的视野。
-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顾璘的《早秋过斌公山房和许彦明三首(其二)》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深邃的山居景象。首句“青嶂白云蒸”,以青翠的山峰和缭绕的白云烘托出早秋时节的清新与朦胧,展现了自然的生动气息。次句“高台野客登”则点出诗人与友人登高望远,享受着远离尘世的闲适。
第三句“鸟迷方外路”,通过鸟儿迷失于山林小径,暗示了山中的幽深与神秘,也寓言了诗人内心的超然心境。第四句“云护定中僧”,进一步描绘了山中僧人的隐逸生活,云雾缭绕,仿佛守护着他们的禅定修行。
第五、六句“对酒狂何在,翻经老尚能”,诗人借饮酒和研读佛经的动作,表达了对狂放不羁生活的怀念以及对老年仍能坚守学问的敬佩。最后一句“摩挲岩下石,坐语记吾曾”,诗人抚摸着山石,回忆起曾经在此地的交谈,流露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过往时光的追忆。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景抒情,寓哲理于山水之间,展现出诗人对自然、友情和人生的独特感悟。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天山歌
地脉至此断,天山已包天。
日月何处栖,总挂青松巅。
穷冬棱棱朔风裂,雪复包山没山骨。
峰形积古谁得窥,上有鸿蒙万年雪。
天山之石绿如玉,雪与石光皆染绿。
半空石堕冰忽开,对面居然落飞瀑。
青松岗头鼠陆梁,一一竟欲餐天光。
沿林弱雉飞不起,经月饱啖松花香。
人行山口雪没踪,山腹久已藏春风。
始知灵境迥然异,气候顿与三霄通。
我谓长城不须筑,此险天教限沙漠。
山南山北尔许长,瀚海黄河兹起伏。
他时逐客倘得还,置家亦象祁连山。
控弦纵逊骡骑霍,投笔或似扶风班。
别家近已忘年载,日出沧溟倘家在。
连峰偶一望东南,云气蒙蒙生腹背。
九州我昔历险夷,五岳顶上都标题。
南条北条等闲尔,太乙太室输此奇。
君不见奇钟塞外天奚取,风力史人猛飞举。
一峰缺处补一云,人欲出山云不许。
《天山歌》【清·洪亮吉】地脉至此断,天山已包天。日月何处栖,总挂青松巅。穷冬棱棱朔风裂,雪复包山没山骨。峰形积古谁得窥,上有鸿蒙万年雪。天山之石绿如玉,雪与石光皆染绿。半空石堕冰忽开,对面居然落飞瀑。青松岗头鼠陆梁,一一竟欲餐天光。沿林弱雉飞不起,经月饱啖松花香。人行山口雪没踪,山腹久已藏春风。始知灵境迥然异,气候顿与三霄通。我谓长城不须筑,此险天教限沙漠。山南山北尔许长,瀚海黄河兹起伏。他时逐客倘得还,置家亦象祁连山。控弦纵逊骡骑霍,投笔或似扶风班。别家近已忘年载,日出沧溟倘家在。连峰偶一望东南,云气蒙蒙生腹背。九州我昔历险夷,五岳顶上都标题。南条北条等闲尔,太乙太室输此奇。君不见奇钟塞外天奚取,风力史人猛飞举。一峰缺处补一云,人欲出山云不许。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91667c675b59e8b81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