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公翻左汉,尚觉寸丹明。
《丞相大观文马公先生挽词三首·其一》全文
- 翻译
- 四年咸淳年间的情谊深厚,离开国家的路途多么艰难。
深深明白许多事情隐秘复杂,或许能因此达成好的计谋。
像董卓征召荀爽那样,陈桓免去了晏婴的职务。
为了公事翻阅《左传》,依然觉得其中的道理鲜明。
- 注释
- 咸淳:南宋的一个年号。
艰哉:艰难困苦。
几事密:许多秘密的事情。
好谋成:巧妙的计划得以实现。
董卓:东汉末年的权臣。
荀爽:东汉学者。
陈桓:三国时期的人物。
晏婴:春秋时期的齐国大夫。
左汉:指《左传》,古代史书。
寸丹明:比喻微小却重要的道理。
- 鉴赏
这是一首宋末元初诗人方回所作的挽词,用于悼念逝者。诗中充满了对往昔岁月的怀念和对故人的思慕之情。
"四载咸淳相,艰哉去国情。"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去四年的时光有着深切的回忆,尤其是离别家乡之痛,感慨万分。"咸淳"可理解为纯厚、诚挚的关系,而"艰哉去国情"则透露出一种对故土难以割舍的情怀。
"极知几事密,或遂好谋成。" 这两句诗表明诗人对于逝者曾经共同承担过一些机密大事,并且这些努力最终得到了成功的回报。这里的"或遂"意味着可能、也许,而"好谋成"则是对过去努力与成就的一种肯定。
"董卓徵荀爽,陈桓免晏婴。" 这两句诗引用了历史上的人物事迹。董卓征召荀爽,陈桓放过晏婴,这些都体现了古人待人的宽容与信任。
"为公翻左汉,尚觉寸丹明。" 最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希望能像古人那样,将历史上的伟大事迹再次翻阅,使之更加光彩夺目,就如同珍贵的香料一样显得分外明亮。
整首挽词通过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对逝者共同经历的缅怀,以及借古人故事表达自己情感,展现了诗人深沉的情感和丰富的文化底蕴。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令狐相公与梦得交情素深眷予分亦不浅一闻薨逝相顾泫然旋有使来得前月未殁之前数日书及诗寄赠梦得哀吟悲叹寄情于诗诗成示予感而继和
缄题重叠语殷勤,存没交亲自此分。
前月使来犹理命,今朝诗到是遗文。
银钩见晚书无报,玉树埋深哭不闻。
最感一行绝笔字,尚言千万乐天君。
游仙游山
闇将心地出人间,五六年来人怪闲。
自嫌恋著未全尽,犹爱云泉多在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