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地声(dì shēng)的意思:指在地下传来的声音,也用来形容声音低沉、深远。
堕地(duò dì)的意思:指人或事物从高尚的地位、境界或品质跌落到低劣的地位、境界或品质。
分明(fēn míng)的意思:明显、清楚
国学(guó xué)的意思:
(1).古代指国家设立的学校。《周礼·春官·乐师》:“乐师掌国学之政,以教国子小舞。”《宋书·臧焘徐广傅隆传赞》:“ 高祖 受命,议创国学。” 唐 韩愈 《窦公墓志铭》:“教诲於国学也,严以有礼,扶善遏过。”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庄劚松》:“ 吉州 庄寿年 ,号 斸松 。 乾隆 初年,贡入国学。”参见“ 国子监 ”。
(2).指我国固有的文化、学术。 鲁迅 《花边文学·考场三丑》:“于是使文人学士大叹国学之衰落。” 胡适 《<国学季刊>发刊宣言》:“我们深信国学的将来,定能远胜国学的过去。”参见“ 国故 ”。三轮(sān lún)的意思:指三个轮子,形容事物的结构稳固、坚固。
天然(tiān rán)的意思:指自然形成,没有经过人工加工或改变的。
万国(wàn guó)的意思:指世界各国,表示众多国家的集合。
学空(xué kōng)的意思:指学问或知识空虚浅薄。
- 鉴赏
这首诗《日本杂事诗(其六十一)》由晚清诗人黄遵宪所作,体现了他对日本文化的独特见解和感受。诗中以“国学空传卜部名”开篇,暗示了对日本文化传承的思考,可能暗指日本在古代通过学习中国的卜筮之术,但如今这种交流似乎已成空谈。接着,“三轮寺额未分明”一句,可能描绘了日本宗教文化中的某种模糊或未被清晰理解的状态。
“天然丨刂横纵画”这一句,运用了抽象的意象,可能是指自然界的景象或是某种艺术形式的展现,强调了自然与人为的结合,以及其中蕴含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万国翻同堕地声”,则表达了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尽管存在差异,但在某些层面上却有着共通之处,如同各种声音汇聚于地,形成共鸣。
整体而言,这首诗反映了黄遵宪对文化交流与融合的深刻洞察,以及对日本文化在历史变迁中地位的思考。通过对比和象征手法,展现了文化间的相互影响与内在联系,同时也流露出对传统文化价值的反思。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寄林黄中
郎星夜照贵池口,渐见祥光烛牛斗。
甘棠遗爱留浔阳,尽道前无此太守。
我亦弭楫清溪滩,秋风吹浪高于山。
与君相去才咫尺,形影隔绝烟波间。
晨起扬帆欲东去,风伯江神两俱怒。
吾侪行止端由天,天气未佳聊且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