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2日(农历三月廿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二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寄茂秦》
《寄茂秦》全文
明 / 李攀龙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向来燕市饮,此意独飞扬

把袂看人过,论诗到尔长。

世情白首吾道沧浪

去住贫病,风尘动渺茫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把袂(bǎ mèi)的意思:指好朋友之间互相扶持、相互帮助的情谊。

白首(bái shǒu)的意思:指头发变白,代表年老。形容忧虑、思念等情感所累积的结果。

沧浪(cāng láng)的意思:指江河水流的浩渺之势,也用来形容岁月的变迁和世事的变化。

尘动(chén dòng)的意思:指尘土飞扬,形容事物非常繁忙或忙碌。

飞扬(fēi yáng)的意思:形容充满自信、精神饱满、气势磅礴的样子。

风尘(fēng chén)的意思:指人在纷繁世事中历尽风雨、沧桑变化后依然保持坚强、不屈的品质。

渺茫(miǎo máng)的意思:形容事物模糊、不确定,没有明确的方向或目标。

贫病(pín bìng)的意思:指贫困和疾病同时存在,形容生活困苦,身体不好。

去住(qù zhù)的意思:指人的行动或言语态度,迅速果断,毫不犹豫。

世情(shì qíng)的意思:指世界上的风俗习惯和人们的情感状态。

吾道(wú dào)的意思:指自己的道理、原则、信仰等。也表示坚持自己的主张,不受他人影响。

向来(xiàng lái)的意思:一直以来,从来就是这样

燕市(yān shì)的意思:燕市是一个指燕京的市集,比喻繁华热闹的场所或繁忙的市场。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李攀龙所作的《寄茂秦》。诗中描绘了与友人在燕市饮酒的情景,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诗歌艺术的追求。诗人通过“把袂看人过,论诗到尔长”这两句,展现了与友人深入交流、探讨诗歌的场景,体现了他们之间深厚的友谊和对文学的共同热爱。

接着,“世情摇白首,吾道指沧浪”两句,诗人以沧桑的笔触,表达了对世态炎凉的感慨以及坚守自己文学之道的决心。这里“白首”象征着岁月的流逝和人生的沧桑,“沧浪”则寓意着清澈的河流,象征着诗人内心追求的纯净与高洁。

最后,“去住俱贫病,风尘动渺茫”两句,描绘了诗人与友人虽身处贫病之中,但面对世事的变幻和生活的艰辛,依然保持着内心的平静与超脱,对未来充满了迷茫与期待。整首诗情感深沉,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友情、艺术和人生哲理的独特感悟。

作者介绍
李攀龙

李攀龙
朝代:明   号:沧溟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   生辰:1514—1570

李攀龙(1514年5月12日—1570年9月18日),字于鳞,号沧溟,山东济南府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二十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长于七言近体,但后人也批评他的诗歌为“瞎唐诗”。
猜你喜欢

池上

倚杖池边立,西风荷柄斜。

眼明秋水外,又放一枝花。

(0)

登子胥庙因观钱塘江潮

吴越中分两岸开,怒涛千古响奔雷。

子胥不作忠臣死,勾践终非霸主材。

岁月消磨人自老,江山壮丽我重来。

鸱夷铁箭俱安在,目断洪波万里回。

(0)

夜窗听雨

潇潇残雨入深更,半洒疏窗半拂楹。

芳草池塘应有梦,落花庭院不胜情。

听疑野寺昏钟远,望忆江船夜火明。

明日晓晴须出郭,葛衣藜杖一时轻。

(0)

白纻辞五首·其三

投君汉滨之玉佩,献君洛浦之明珰。

感君提携祝寿昌,舜日尧年乐未央。

为君楚舞纨袖扬,乍开乍合低复昂。

矫若白鹄云中翔,雕楹绮阁回素光。

竽瑟会节间笙簧,乐极悲来起徬徨。

共指皎日输肝肠,乌白马角誓不忘。

(0)

有喜

忆昔暗尘辞旅舍,三更羸马踏冰川。

岂知食藿言仍鄙,犹幸垂杨臂可全。

万事升沉千虑外,几人离别廿年前。

风波乍息渔歌起,谁向沧浪共扣舷?

(0)

秋夜

夜凉风定敞中庭,远近蛙声倦耳听。

闲赌流光数萤火,金银花下坠疏星。

(0)
诗词分类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诗人
傅光宅 李阳冰 祝钦明 蔡延庆 顾宸 钱肃乐 李恒 武翊黄 曹著 王苏苏 余玠 胥偃 王仲舒 黎逢 陈淬 郑道传 辛替否 薛克构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